影/橋頭新市鎮1-1道路開闢 恐斷環頸雉族群棲地...環團籲改道

👉▪【開票結果】726大罷免完整開票數據看這裡
高雄市橋頭新市鎮第三期開發案規劃開闢60米寬1-1號聯外道路連接橋科園區,引發生態保育疑慮,環團直指,該道路穿越橋頭糖廠周邊森林與農地,當地有保育鳥類環頸雉家族出沒,一旦棲地破碎化,恐將危及族群繁衍與延續,嚴重威脅瀕危物種的生存。
近年橋頭、楠梓納入半導體產業發展熱區,其中橋頭新市鎮第三期開發規畫開闢橋科聯外系統道路,強化交通連接,但道路所經之處恐將危脅環頸雉生態,10多名環團及保育人士今天上午在環頸雉出沒地點,舉辦賞鳥活動並呼籲改道。
野鳥學會總幹事林昆海指出,環頸雉俗稱「啼雞」,是台灣三種特有大型雉科鳥類中唯一棲息在平原農地,分布侷限、族群稀少,2024年列入鳥類紅皮書「極度瀕危」(NCR)名錄,保育等級高於草鴞與山麻雀。
林昆海表示,這裡觀察到一公、一母與一隻雛鳥「三口之家」家族,代表此區擁有完整繁殖族群,只是數量尚無法估計,他認為,環頸雉不擅飛行,依賴草叢、林緣與農地交錯的環境,一旦棲地遭切割,族群存續將陷入危機。」
他指出,環頸雉不擅飛行,極依賴低矮草叢與開闊地的連續棲地,1-1號道路若穿越核心區域,不僅造成棲地切割效應,也會未來帶來更大的路殺風險。
林昆海強調,從空照圖觀察都市計畫區多半空蕩蕩,顯然開發過度,他質疑在人口負成長、房市低迷之際,貿然推動重劃與道路開闢,令人不免懷疑是否存在炒作土地或帶動房價的操作空間。
森林城市協會理事長莊傑任表示,橋頭糖廠不只有環頸雉棲息,包括黃鸝、黑翅鳶、鳳頭蒼鷹等數十種鳥類,當地生態完整性高,應納入保育區,而非被重劃吞沒。
1-1號道路規劃作為橋科園區主幹道之一,莊傑任認為,橋科已有高速公路閘道與1-2道路銜接省道台一線,交通路網已足夠支應園區需求,這條路不是非做不可,卻可能造成無可挽回的生態傷害。
他提出替代方案,建議打通1-3道路連接省道,或沿高速公路邊坡向南新闢通道連結東楠梓與新市鎮一期,可避開鳥類棲地,同時改善南北向交通。
橋頭新市鎮第三期面積219公頃,以住商使用為主,環團統計,新市鎮一期、橋科、白埔、竹林等區域,仍有高達148公頃土地尚未有效開發,預估至少需50年以上才能逐步消化,現階段不是迫切重劃的時機,應先整合已開發區域資源,而非一再擴張。
此案於7月31日由內政部國土署在高雄召開變更都市審議,環團除呼籲暫緩1-1道路推動,重新檢討整體交通規劃,將環頸雉棲地正式納入都市計畫保育區,也籲請大眾透過國土署署長信箱陳情,守護台灣環頸雉最後平原棲息地。
高市都發局回應,橋頭新市鎮計畫由內政部國土管理署主政,相關都市計畫變更與土地開發亦由國署主政辦理,市府理解民間關心生態保育議題,亦會向國土署反映地方居民與保育團體意見,促進新市鎮計畫完善規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