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被凍總預算已解凍9成 在野黨:政院別再哭窮

永遠都會退縮? 不認關稅政策反覆 川普:這是談判的技巧

自備購物袋至宜蘭綠九市場買菜 這12天有兩大神秘好康

代理縣長林茂盛示範標準的環保減塑購物行動。圖/環保局提供
代理縣長林茂盛示範標準的環保減塑購物行動。圖/環保局提供

傳統市場民眾頻繁使用塑膠袋,宜蘭縣環保局與綠九市場合推「減塑」行動,鼓勵民眾不索取塑膠袋、自備購物袋選購裸賣商品,即日起至11月底,只要在隔周的星期五上午自備購物袋去買菜,並做到2項減塑行動,當場可領取百元抵用券或贈品,還能參加抽獎。

據統計,將近6成塑膠袋是在市場使用,去市場採買經常會用到5至10個塑膠袋。縣政府今天宣布綠九市場減塑活動,同時也在市場設置「袋來幸福箱」二手袋循環使用站點,讓有需要的民眾可以自行取用,也鼓勵民眾反饋家中乾淨的袋子,讓環保購物袋循環使用,減少塑膠袋,市場入口處提供購物車給消費者使用。

環保局為鼓勵民眾踴躍加入『減塑宜起來,好市「袋」著走』行列,宣布即日起至11月30日的每月隔周星期五,在綠九市場舉辦「無塑日」活動,日期分別是6月6日、6月20日、7月4日、7月18日…依此類推,共有12天上午8時至11時,民眾只要自備購物袋採買、購買裸賣商品或不額外索取塑膠袋,符合其中2項減塑行動,就有兩大好康。

其中,第一好康是民眾把配合2項減塑的實際作為拿到活動服務台,現場就能領取百元現金抵用券或環保洗碗精,兩種贈品各50份,送完為止。

另一好康是當場填寫資料可參加抽獎,有機會抽中環保節能家電,包括除濕機、變頻16吋電風扇、微電腦電子鍋等獎品,預計12月初抽出中獎的幸運兒,相關活動可參考宜蘭縣環境保護局臉書粉絲專頁。

代理縣長林茂盛表示,減塑是循序漸進且漫長的過程,最簡單且有效的方式就是從日常做起,生活中逐步減少對一次用塑膠產品的依賴,大家從日常採買做起,不索取塑膠袋、自備購物袋、選購裸賣商品,減輕環境負擔。

攤商蔬果裸賣,減少不必要的塑膠包材。圖/環保局提供
攤商蔬果裸賣,減少不必要的塑膠包材。圖/環保局提供
綠九市場設置「袋來幸福箱」二手袋循環使用站點,讓有需要的民眾可以自行取用,也鼓勵民眾反饋家中乾淨的袋子,讓環保購物袋循環使用,減少塑膠袋。圖/環保局提供
綠九市場設置「袋來幸福箱」二手袋循環使用站點,讓有需要的民眾可以自行取用,也鼓勵民眾反饋家中乾淨的袋子,讓環保購物袋循環使用,減少塑膠袋。圖/環保局提供
即日起至11月底,只要在隔周的星期五上午自備購物袋去宜蘭市綠九市場買菜,並且做到2項減塑行動,當場可領取百元抵用券或贈品,還能參加抽獎。圖/環保局提供
即日起至11月底,只要在隔周的星期五上午自備購物袋去宜蘭市綠九市場買菜,並且做到2項減塑行動,當場可領取百元抵用券或贈品,還能參加抽獎。圖/環保局提供
即日起至11月底,只要在隔周的星期五上午自備購物袋去宜蘭市綠九市場買菜,並且做到2項減塑行動,當場可領取百元抵用券或贈品,還能參加抽獎。圖/環保局提供
即日起至11月底,只要在隔周的星期五上午自備購物袋去宜蘭市綠九市場買菜,並且做到2項減塑行動,當場可領取百元抵用券或贈品,還能參加抽獎。圖/環保局提供

環保局 塑膠袋

延伸閱讀

狂寄3年前空汙罰單破千張!遭議員質疑搶錢 新北環保局:合法

墾丁跟宜蘭哪個更好玩? 網掀熱議:離北部近又有1優點

地牛翻身!上午8時19分宜蘭規模4.2地震 最大震度雙北2級

宜蘭男老師師生戀、開黃腔惹議 還想到花蓮任教被退回

相關新聞

花縣文化局長吳勁毅 涉貪被羈押

花蓮縣文化局長吳勁毅等遭檢舉涉將軍府委外經營圖利特定廠商等不法,圖利金額約500萬元,吳及行政暨文化設施科長曾俊翔均遭聲...

繼黃色小鴨 霍夫曼為宜蘭童玩節專屬創作「史努比鴨」亮相

宜蘭夏季大型活動國際童玩藝術節即將登場,主辦單位這次特別邀請以黃色小鴨創作之父的荷蘭藝術家弗洛倫泰因·霍夫曼跨海操刀,與...

花蓮挖出北埔遺址 議員籲遷址縣府變更設計減7成開挖

花蓮縣府推動「新城鄉合署辦公廳舍」工程,意外在北埔街工地掘出距今6000年前的文化遺址,引起推進建設或是保存文化的討論。...

基隆某國中營養午餐學生打菜驚見「小強」 議員憂食安疑慮

基隆市某國中學校午餐外訂團膳主菜出現蟲體事件,學生在5月19日午餐時段打菜發現日式雞丁有整隻蟑螂的蟲體,馬上通知老師後,...

補助款遭大砍重創社福教育 徐榛蔚:不排除提行政訴訟

行政院大砍縣市政府一般性補助款,花蓮遭減列26.5億元,其中社福、教育補助款都約3.5億元,縣議員韓林梅憂心影響縣政推動...

端午節後法拍!礁溪空屋每坪4萬多起標 觀海渡假村降價拍賣

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宜蘭分署在端午節後舉行聯合拍賣會,訂6月3日下午3時在宜蘭分署登場。此次除了拍賣宜蘭礁溪鄉化龍街6號地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