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街口支付爆停用潮!家樂福、Mia C'bon 也暫停使用

聯名電競組不夠!華碩萌推10款《初音未來》新品 主機板、螢幕、顯卡占據老婆

114分科地理/川普成焦點!美國灣、關稅入題 考生:手寫題增考驗寫作能力

影/基隆垃圾車黃改藍大換裝! 海洋彩繪車+鋼琴組曲音樂

基隆垃圾車黃變藍,將換裝藍色海洋彩繪車+鋼琴組曲音樂。記者游明煌/攝影
基隆垃圾車黃變藍,將換裝藍色海洋彩繪車+鋼琴組曲音樂。記者游明煌/攝影

基隆市環保局垃圾車目前有80輛,將逐步彩繪換新裝為藍色,融入黑鯛、鎖管、煙仔虎等具海洋意象的彩繪車, 原有「少女的祈禱」、「給愛麗絲」音樂也合而為一,改編為鋼琴組曲。民眾聽了之後說,感覺很悅耳好聽,但垃圾車不是黃色,恐要一段時間適應。

垃圾車彩繪設計以海洋為主題,融入基隆市魚「黑鯛」與在地常見魚種「鎖管」、「煙仔虎」,搭配流動海浪與悠游魚群線條,呈現清新、動感風格。車體並加裝反光材質,在提升辨識度的同時,也兼顧夜間行車安全與視覺美感。

在聽覺體驗上,市府更新清潔車音樂,由基隆在地鋼琴家許哲誠重新詮釋「給愛麗絲」、「少女的祈禱」兩首經典旋律,融合彈奏成溫柔且具有辨識度的隨車音樂,取代過往電子音效,讓市民在聽見清潔車來臨時,也感受到生活的節奏與美感。

副市長邱佩琳指出,彩繪計畫源自民國112年10月「基隆i-Voting」公共參與平台,市府徵詢民眾意見是否加入海洋特色設計,最終獲得多數市民支持,讓垃圾車不只是市容維護工具,更成為城市文化的移動畫布。感謝許哲誠老師和環保局能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海洋與音符帶來的溫度與品味。

視障鋼琴家許哲誠說,用鋼琴來詮釋垃圾車的音樂是首次嘗試,他把「少女的祈禱」、「給愛麗絲」串連成一首組曲,由垃圾車到各地試播放,民眾反映不錯,讓他十分感動。

環保局長馬仲豪說,80輛垃圾車將逐批彩繪完成,目前已完成3輛,以藍色為基底,加入基隆很多的海洋意象,從外觀與音樂的全面升級,打造具有在地特色與文化內涵的清潔車樣貌,朝向美感友善的生活環境邁進。

垃圾車換裝及音樂已試跑,有民眾聽了之後說,感覺很悅耳好聽,但也有民眾表示,數十年來垃圾車都是黃色,大家都習慣了,如今要變成藍色,恐要一段時間才能適應。

基隆垃圾車黃變藍,將換裝藍色海洋彩繪車+鋼琴組曲音樂。記者游明煌/攝影
基隆垃圾車黃變藍,將換裝藍色海洋彩繪車+鋼琴組曲音樂。記者游明煌/攝影
基隆垃圾車黃變藍,將換裝藍色海洋彩繪車+鋼琴組曲音樂。記者游明煌/攝影
基隆垃圾車黃變藍,將換裝藍色海洋彩繪車+鋼琴組曲音樂。記者游明煌/攝影
基隆垃圾車黃變藍,將換裝藍色海洋彩繪車+鋼琴組曲音樂。記者游明煌/攝影
基隆垃圾車黃變藍,將換裝藍色海洋彩繪車+鋼琴組曲音樂。記者游明煌/攝影
基隆垃圾車黃變藍,將換裝藍色海洋彩繪車+鋼琴組曲音樂。記者游明煌/攝影
基隆垃圾車黃變藍,將換裝藍色海洋彩繪車+鋼琴組曲音樂。記者游明煌/攝影

音樂 基隆 垃圾車

延伸閱讀

基隆罷免兩方同場催票!林沛祥對上吳崢+通靈少女 攤商:選味濃

影/練身體不用花大錢去健身房 基隆第二座社區安樂體能館啟用

老饕才會吃!基隆三腸鼎立美食攻略:大腸圈、豬肝腸、蛋腸

嘉義縣午後風雨漸強 鄉鎮市公所垃圾車今天停止清運

相關新聞

台東縣政府宣布 大武鄉、達仁鄉今天停班停課

受到低壓帶和西南風的影響,台東發布豪雨特報,台東縣政府宣布,大武鄉、達仁鄉今天停班停課。

台東鹿野哆啦A夢熱氣球夯!公路塞爆 議員促分流及提供即時資訊

台灣國際熱氣球嘉年華活動日前在台東鹿野高台盛大展開,尤其今年主打「哆啦A夢」造型熱氣球,吸引破萬遊客朝聖追球,不過,大量...

臉書留言涉恐嚇吉安鄉長 基隆男子10萬交保

花蓮縣吉安鄉長游淑貞臉書日前遭網友留言「共匪77414(去去死一死)滅絕全家族」,游淑貞深感家人遭受威脅報案。警方查獲基...

台灣葉鼻蝠繁殖期 劉銘傳隧道即起封閉

基隆市定古蹟劉銘傳隧道有約20隻「台灣葉鼻蝠」棲息,近期進入繁殖期,文化觀光局昨宣布即日起暫停自由參觀及預約導覽服務,封...

藍營花蓮宜蘭合體護傅崐萁 罷團掃街站路口拼翻轉花蓮

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面臨罷免危機,同黨宜蘭議員情義相挺,今天由議長張勝德帶隊,到花蓮與在地議員共同走入市場宣傳反罷免...

張淵翔等7人起訴罷團籲道歉 林沛祥:尊重司法但不要差別辦案

基隆地檢署偵辦死亡連署案今天起訴市政民政處前處長張淵翔、國民黨基隆市黨部前主委吳國勝等7人,罷免林沛祥領銜人陳青逸要求林...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