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李嘉誠給美國添彈藥

四月二日過去了,香港首富、長江和記集團負責人李嘉誠未依先前宣布時程,將轄下遍布二十三國的四十三個港口出售給美國貝萊德集團,不是計畫變卦,而是因計畫影響太過鉅大,先前買賣雙方就設定一百四十五天諮商期,可以說是「以拖待變」,也可能簽下買賣合約,要看合約牽涉各方各自堅持的立場如何較勁,又怎麼強硬。
李嘉誠籍隸香港,經濟上是獨立關稅區,政治上宗主國是中國,大量港口轉讓宗主國的態度自然是關鍵,尤其上任七十多天的美國總統川普毫不掩飾把中國當敵對國,大力鼓吹的印太戰略亦復如此,要把港口轉讓給具敵意的美國,雖然李嘉誠聲稱「在商言商」,也有緩頰的「商人無祖國」說詞,但北京當局的強硬態度可以期待。
交易的港口最引人矚目的是巴拿馬運河東、西兩端出海港,這兩個港口掐住五十二公里長的整個運河營運,雖然中方目前占有近三成營運量,但出售後等於整條運河交給美國;再加上其它四十餘個港口,等於大量交出全球海運控制權,可能的影響還不只是生意,包括海洋通行等都將面臨巨大變化。
李嘉誠可能確是以「在商言商」定調這筆港口交易,但任一與這些港口往來、依賴的國家可就不那麼輕鬆;截至目前北京的態度還算含蓄,遵守「公平競爭」、「公共利益」原則,言下之意李嘉誠不能打包交給貝萊德財團,一百四十五天諮商期過後,必須有公平競爭程序,想爭取這些港口任一個營運者,都可以參加競標;至於另一原則「公共利益」範圍更是開闊,爭議更多。
長江和信集團總部在香港,對該集團的直接影響是其過往獨立關稅領域的地位被削減,或剝奪,事實是稍早美國當局宣布加徵中國關稅時,即強硬表示這項加徵行為也適用於香港,完全無視香港獨立關稅領域有其歷史由來。李嘉誠賣港口給美國,無疑是認同香港獨立關稅區域地位被剝奪。
李嘉誠出售港口給美國台灣無置喙餘地,尤其台灣與巴拿馬2017年斷交迄今已多年,但對李嘉誠這樣在商言商,似乎得擔心美國老大哥對台變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