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捍衛戰士「冰人」方基墨離世!阿湯哥公開默哀:祝你下段旅途順利

不是G5、摩天輪!網回顧劍湖山「最神設施」 消失10年後現況曝光

天災假最新指引出爐!沒有高溫假、低溫假「校長就能決定」

龍應台投書紐時 中共官媒環時社評:賴清德是兩岸共同敵人

中共官媒環時社評日前稱,賴清德是兩岸共同敵人。圖為共軍對台海峽雷霆2025A軍演。(圖/截自共軍東部戰區微信公眾號)
中共官媒環時社評日前稱,賴清德是兩岸共同敵人。圖為共軍對台海峽雷霆2025A軍演。(圖/截自共軍東部戰區微信公眾號)

前文化部長龍應台日前於美媒紐約時報撰文,批評賴清德總統的對外戰略,而中共官媒環球時報則特意為此發表社評,強調自「賴十七條」以來,「島內各界對其玩火行為的反對甚至憤怒已形成巨大聲勢」,「賴清德是兩岸人民的共同敵人」。

環球時報3日發表的社評提到,龍應台的文章,「和解」一詞數次出現,但指出龍在文中沒有明言她對兩岸統一的態度,「對兩岸關係本質仍有錯誤認知」,但其對賴清德當局的批判、對台獨絕無出路的反思,「恰與島內湧動的不滿潮流形成呼應」。

文章歷數前國民黨主席洪秀柱、資深媒體人趙少康、民進黨高雄市議員黃明太、資深媒體人徐宗懋、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王崑義、新加坡前駐聯合國代表馬凱碩等人的各項分析與看法,呈現對兩岸最近局勢的擔憂。

社評還強調,「賴清德是兩岸人民的共同敵人」,指出其自去年5月上台以來,頑固堅持台獨分裂立場,「倡狂挑釁大陸」,煽動「反中抗中」,阻撓兩岸交流合作,加劇台海緊張局勢。為恫嚇台灣民眾,賴清德反覆鼓吹所謂防衛韌性、全台民防機制,揚言要召集40萬民力,為其「焦土作戰」策略服務。

文章並指,賴清德幻想給每個台灣人的身上都綁上炸彈去做台獨炮灰,但實際情況是,「他盯上了哪個群體,就受到哪個群體的強烈反彈」。

4月1日與2日,共軍發動新的對台演習,中共軍媒解放軍報則在3日頭版刊出「鈞聲」署名評論文章稱,賴清德上台不足一年,變本加厲在兩岸人員往來、教育交流、經貿合作等多個領域以各種方式進行阻撓禁限,大肆製造「綠色恐怖」和寒蟬效應。近期,賴清德更是大放厥詞,悍然將大陸界定為「境外敵對勢力」,把兩岸關係等同於「敵對關係」。文章批評其立場之頑固、態度之囂張、挑釁之倡狂,嚴重破壞台海和平穩定,充分坐實其是徹頭徹尾的「麻煩製造者」、不折不扣的「危險製造者」,也是窮凶極惡的「戰爭製造者」。

同日,人民日報在4版發表署名「鐘一平」文章指,是誰在單方面改變現狀、倡狂挑釁?國際社會已有公論,正是賴清德為首的台獨分裂勢力,文章並稱共軍採取必要軍事懾壓行動,「就是要以武止戈,恰恰是在真正維護和平」。

台獨 賴清德 關係

延伸閱讀

川普的刀子會砍到誰? 謝金河籲賴清德找經濟談判好手

賴清德下令強力交涉對等關稅 涉外人士:尚未找到突破口

川普課台灣32%關稅 藍委呼籲賴清德:直接找AIT溝通

【重磅快評】賴清德的失落:賣力抗中,卻被川普課高關稅

相關新聞

TikTok交易因川普對等關稅已被擱置 字節跳動則稱尚未達成協議

路透社報導,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在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徵收對等關稅後,中國表示不會批准該交易,因此剝離 TikTok美國資產...

陸青年養老院月繳近7千就能躺平?業者和網友沒說的事

面對學業、求職、職場一波波高壓,中國大陸90、00後年輕人不想再當「牛馬打工人」、想「反內捲」、想佛系、想「躺平」,有人仿效歐美,幫自己安排Gap Year(間隔年)壯遊旅行,也有人跑去住爆火的「青年養老院」,後者號稱僅月付1500元人民幣(約新台幣6800元)就能包食宿,安排各種社交活動與心靈課程,但事情真的那麼美好嗎?有網友分享「踩雷」經驗,也有經營者談了背後著眼的商機考量。

對台工作會 陸多省喊交流

中共二月底於北京召開對台工作會議後,近期自三月中旬開始,大陸各省市接連召開對台工作會議,部署今年的對台工作,其中不少省市...

陸博物館 推台胞族譜尋根服務

大陸加強台灣同胞赴陸尋根聯繫工作,最近在兩岸小三通的福建泉州碼頭設立聯絡箱,提供族譜對接尋根諮詢服務,相關服務由中國閩台...

大摩點名30家中資股 列對等關稅重災股

美國總統川普2日宣布對等關稅政策,當中對大陸加徵34%對等關稅,摩根士丹利最新報告指出,正當市場在消化對等關稅的潛在經濟...

美國候任駐北京大使:將繼續遵守一個中國政策

受美國總統川普提名為新任駐北京大使的裴度,在美國參議院的任命聽證會上表示,將繼續遵守一個中國政策、美國與大陸的三公報和六...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