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我好冤枉」語畢步出雄檢暈倒 高雄雙罷劫85歲領銜人送醫急救

核二廠廠長曾文煌收賄百萬涉貪 裁定羈押禁見

川普政治報復「玩真的」! 同黨參議員坦承:我們都很害怕

港媒:歐盟領導人接受習不訪歐的現實 將於7月訪問大陸

港媒披露歐盟領導人已接受大陸領導人習近平不願訪問歐盟的現實,並且將於7月訪問大陸。圖為2023年12月,第24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在北京舉行,習近平會見了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左)和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右)。(新華社)
港媒披露歐盟領導人已接受大陸領導人習近平不願訪問歐盟的現實,並且將於7月訪問大陸。圖為2023年12月,第24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在北京舉行,習近平會見了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左)和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右)。(新華社)

在國際局勢變幻莫測之際,傳出歐盟領導人即將於7月訪問中國大陸,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峰會,此舉意味著在歐盟與美國關係實際上已經破裂之際,歐盟正認真努力與北京重新建立接觸。同時也傳出歐盟與大陸正開始關於取消電動車關稅的談判。

港媒南華早報11日援五位知情人士說法指,歐盟領導人計劃於 7 月底前往北京與習近平舉行峰會。由於習近平不願前往布魯塞爾,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António Costa)和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已接受這一現實,如果他們想與大陸領導人見面,就必須前往北京。

報導指,雖然歐盟領導人尚未與大陸方面確認訪問日期,但歐盟領導人願意出訪表明,在歐盟與美國關係實際上已經破裂之際,歐盟正認真努力與北京重新建立接觸。

此前在8日下午大陸總理李強同馮德萊恩通話,報導指出,被視為歐洲最突出的鷹派人士之一的馮德萊恩在談到中國大陸時採取了更溫和的語氣。歐盟在宣讀她與李強的通話記錄時,再次明顯地看出了這一立場的調整,其中沒有提及人權等一些傳統的關切。

公開資料顯示,第24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於2023年12月7日在北京舉行,此前兩次峰會都是視訊進行,疫情前的2019年4月9日的峰會,則在布魯塞爾登場。

另外,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日援引德語媒體「商報」(Handelsblatt)10日的報導稱,歐盟和中國大陸在美國總統川普徵收關稅背景下同意開始關於取消歐盟對大陸生產的電動汽車徵收關稅的新談判。

報導稱歐盟執委會貿易和經濟執委塞夫柯維奇(Maros Sefcovic)3月27日至28日訪問北京期間會見了大陸商務部長王文濤。官方稱將討論歐盟公司公平進入市場的問題。但「商報」獨家得悉了閉門討論的內容。布魯塞爾和北京正開始解決歐盟對大陸電動汽車徵收關稅爭端的新嘗試。

據報導,可能的解決辦法是以實行這些商品的最低價格取代歐洲關稅。

據大陸商務部10日發布的消息,王文濤在8日下午再與塞夫柯維奇舉行視訊會談,雙方圍繞加強中歐經貿合作、應對美加徵所謂「對等關稅」等問題深入交換意見。據大陸商務部,中歐雙方同意盡快啟動磋商,深入討論市場准入相關問題,為企業創造更有利的營商環境,並立即展開電動汽車價格承諾談判,以及討論中歐汽車產業投資合作問題。雙方支持重啟中歐貿易救濟對話機制,討論貿易轉移問題,妥處貿易摩擦。

北京 歐盟 習近平 關稅 電動汽車

延伸閱讀

政策急轉彎!歐盟暫緩對美報復性關稅 BBC曝背後原因

昨天才宣布反擊…歐盟歡迎川普暫緩對等關稅 反制措施出現變數

中國強硬回擊 對美關稅提高到84%已生效

陸商務部長視訊歐盟官員 稱立即展開電動車談判

相關新聞

大陸武漢「航母樓」大改建 美媒:可能正在建造新航母

共軍現有3艘航母,而新航母的建造一直備受關注,美國媒體近日指出位於大陸湖北武漢的全尺寸陸基航母實驗設施正進行大規模改裝,...

習近平抵柬埔寨 籲重拳打擊網路詐騙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首度出訪選在東南亞,昨天前往最後一站柬埔寨,習近平在柬媒撰文呼籲加強反干涉、反分裂、防範抵禦「顏色...

大陸、馬國聯合聲明 反對肆意加徵關稅 稱不支持台獨主張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7日上午結束馬來西亞訪問,中馬兩國發布聯合聲明指,雙方將攜手推動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促進貿易和投資...

習近平籲「全球南方」抵制濫徵關稅

美國與中國大陸關稅戰升溫之際,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越南、馬來西亞和柬埔寨。習近平昨與大馬最高元首易卜拉欣、首相安華會談...

陸委會封殺上海團效應浮現? 今年雙城論壇2市「靜悄悄」

兩岸交流日益緊縮,過去雙城論壇籌辦,從當年度燈節活動交流之後,上海台北雙方幕僚就會開始前期作業,但今年陸委會封殺行之有年...

大動作來了?北京首都機場出現大量鮮紅「統一」標語 引發側目

北京首都機場T3航站樓立柱近日出現多幅紅底白字顯眼的「統一」大型標語,下方分別寫著「捍衛國家主權,維護國家統一」「祖國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