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律師看貴婦奈奈逃亡後返台 指「她」從通緝起已在坐牢

柯建銘斷杖砸人 徐巧芯告發傷害出庭作證:未道歉就沒有和解可能性

南韓總統選情有變數!李在明無罪判決遭撤銷 最高法院發回重審

何衛東消失50天!日經:陸軍方高層動向詭異 4月對台軍演疑缺關鍵指揮

台灣國防部4月1日公布中國大陸軍事船舶於3月31日出現在台灣附近海域。法新社
台灣國防部4月1日公布中國大陸軍事船舶於3月31日出現在台灣附近海域。法新社

日經亞洲5月1日以「中國軍方高層神秘動向如何牽動對台戰略」為題分析,中共軍委副主席何衛東行蹤成謎將近2個月,加上許多出身培養對台專家的第31集團軍的官員也陸續消失,說明中共軍方4月初對台軍演可能在缺乏熟悉台灣事務的將領指揮下進行。中共軍方幕後的政治角力最終將牽動台灣,進而影響中美對抗的走向。

中共中央軍委委員苗華去年11月因「嚴重違紀違法」遭停職檢查,此後消失在公眾視野近5個月,而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最新在4月30日公告,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軍人代表大會決定罷免苗華的第14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職務。

不過,軍階高於苗華的何衛東近期同樣行蹤成謎,自從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於3月11日閉幕以來,長達50天未公開露面,而且缺席4場重要公開會議,引發外界關注。

日經描述,苗華被停職以後,中央軍委僅剩何衛東在內共5名成員。作為出身軍方的最高級別官員,何衛東理應在任何軍事行動中扮演實地指揮的要角。

然而,中共東部戰區4月1日無預警宣布在台灣周邊舉行大規模軍演,說明這次對台軍演可能在缺乏熟悉台灣事務的高階將領參與下進行。

何衛東曾任東部戰區司令員,出身已裁撤的南京軍區第31集團軍,該單位位於福建廈門,歷來培養大量對台戰略軍官,包括苗華也出身此地。第31集團軍在習近平鞏固軍權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成為其軍中人脈核心。然而,近期多名與第31集團軍有關的將領也捲入打貪腐行動。

日經指出,中共軍方高層動向的異常情況仍在持續,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開關稅會議及人工智慧集體學習會議,均未出現何衛東身影。

儘管外界普遍認為習近平與第31集團軍關係密切,但苗華已遭停職,何衛東行蹤不明,其他與該集團軍有關的高階軍官也陸續消失於公眾視野。

不過,若就此認為作為中央軍委主席的習近平難以全面掌控軍事事務,則為時尚早。下達最終命令的人依然是習近平本人,包括對高層官員的整肅行動。

儘管如此,近期一連串與軍方高層有關的異常動態仍留下諸多疑問。習近平必須撤換由自己提拔的親信,意味著他在2022年中共二十大所做的人事布局運作不佳。換言之,兩年半過去,習如今正試圖掩蓋這些人事失誤。

當前全球關注焦點集中在中美之間的關稅戰,但中國軍方內部的權力鬥爭同樣值得關注。這場複雜的幕後政治角力最終將牽動台灣問題,進而影響中美對抗的走向。

中共二十大 共軍 習近平

延伸閱讀

關稅戰北京不就範…學者:川普將採地緣戰略 台灣是關鍵

習近平:往後5年經濟規劃 要通盤考慮內外風險挑戰

中共軍委委員苗華遭查5個月後 被罷免人大代表職務

中美科技角力…習近平訪上海AI基地 要年輕人展露身手

相關新聞

巴西總統見王毅 稱中方堅定有力反制對等關稅「令人欽佩」

4月30日,巴西總統魯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會見大陸外交部長王毅,魯...

關稅戰將滿月 陸媒:有文具出口商部分訂單恢復對美出口

川普政府上月2日宣布對多國加徵「對等關稅」,並於該月9日生效,但最後對陸進口產品關稅最高徵至145%,另給予逾75國90...

美中關稅博弈逆轉? WSJ:習打太極、川普暴躁等電話

美國對中國發起關稅戰,誰會先認輸?目前看來關鍵在誰會先打電話。美媒報導稱,美中關稅博弈形勢出現逆轉,中方從苦無管道接觸川...

川普親信鷹派裴度將任駐中大使 「恐難與北京打好交道」

美國聯邦參議院4月29日表決通過,由75歲的前參議員裴度出任美國駐中國大使。華盛頓智庫認為,裴度的任命確認來得正是時候,...

遭查5個月 中央軍委苗華人大代表職務被拔

解放軍上將、中共中央軍委委員苗華去年11月底,被中方宣布因涉嚴重違紀,對其停職檢查後,全國人大30日傍晚公告,苗華的第1...

阻中國廉價小額包裹湧入 法明年起收處理費

法國政府計畫自明年起,對來自中國的小額包裹徵收額外處理費,用意在防止大量免稅商品湧入歐盟市場。在美國取消對價值800美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