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幣飆升!房市是利多還利空?升息、降息、匯率… 眾說紛紜

張麗善移爐主拚命道歉! 網翻出大甲媽也鬧「搶轎」風波

十分老街附近傳火警!台鐵平溪線列車延誤

陸配除籍解套方案開放申請一周 內政部:已收到1200件

內政部政次馬士元(右2)、移民署代理署長林宏恩(右4)於2日在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右3)、海基會祕書長羅文嘉(右1)一齊接受媒體訪問時,向媒體說明陸配除籍證明通知書解套方案的申請進展。(記者廖士鋒/攝影)
內政部政次馬士元(右2)、移民署代理署長林宏恩(右4)於2日在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右3)、海基會祕書長羅文嘉(右1)一齊接受媒體訪問時,向媒體說明陸配除籍證明通知書解套方案的申請進展。(記者廖士鋒/攝影)

近期內政部移民署陸配與陸配二代寄出1.2萬份通知書要求3個月內補繳大陸除籍證明否則將註銷台灣戶籍,其中不少人屬於2004年兩岸條例修訂實施以前來台者,引起不少爭議,隨後陸委會兩度宣布解套方案,擴展到有六類得以具結、三類得以延後,在申請開放一周後,內政部2日表示,已收到1,200件申請。

內政部政務次長馬士元、移民署代理署長林宏恩2日上午赴海基會大樓參加母親節關懷陸配活動,接受媒體聯訪時,針對除籍通知書的具結或延後案件的申請情況,馬士元表示,目前大概收到1,200件左右,它分不同的樣態,內政部會全力來協助,其他的非屬於具結的部分,他們本身就已經取得一個合法證明,讓移民署能夠做結案。

其後,馬士元和林宏恩再向部分媒體作進一步的說明,他們表示,1,200件裡面有900件,政府認為已經符合具結(以及延後)的資格,但還沒有做最後確認,其他的則包含在申請資格上面會做後續審查等情況。

此前陸委會4月10日、4月16日兩度宣布具結、延後的解套方案,內政部移民署及所屬各地服務站自4月21日起至6月30日止,受理改以具結或延後期限之申請。

官員透露,目前申請具結者有663件、延後200多件,另外有300件左右要釐清資格是否符合。林宏恩並說明有些案件在認定上有爭議,他舉例指,比如說陸配要去申請除戶證明,但其老家可能早就被拆掉了,到公安單位去裡面沒有地址了,這種的爭議案件,移民署會收集後持續的「滾動檢討」,再跟陸委會海基會協商怎麼去協助。

至於目前多少人已經完成繳交除籍證明,則因為現在剛辦理驗證,還需要一個多月時間,目前未能確定人數,目前收到的已經完成的數字是252件。

對於是否擔心原本給的3個月時間不夠,林宏恩說明,年長者或者偏鄉、行動不便的陸配,會通過服務行動列車、專勤隊去查訪,會「帶文件主動去找他」。此外若是聯絡方式改變,會透過電信業者找出最近的聯繫方式,向受文者電聯、主動作協助。

馬士元並在大會致詞時表示,政府機關會提供所有的到台灣的移民朋友跟二代很多的資源跟支持,內政部在新移民發展基金裡面,大概每年維持10億元的規模補助各個不同的部門辦理各項的政策,「非常歡迎大家多加利用」。

內政部 移民署 陸委會 陸配

延伸閱讀

影/陸配談武統日前遭驅逐 陸委會今辦母親節關懷活動

政黨5月應完成財務申報 違者最高罰500萬

災防法修正案初審通過 增訂強化災防教育專業知識培養

要求陸配補繳除籍證明後… 海基會:總機電話增加1000通

相關新聞

陸配戶籍解套 內政部1周收1200件申請

近期內政部移民署向陸配與陸配二代寄出一點二萬份通知書要求二個月內補繳大陸除籍證明否則將註銷台灣戶籍。在申請開放一周後,內...

Q1來台陸客 逾15萬人次

疫情後兩岸人員往來持續復甦,大陸地區人民來台的部分,今年第一季達十五萬餘人次,較去年同期九點五萬人次增長百分之五十九,但...

港警首次引用 處理潛逃者資金觸國安法 郭鳳儀父兄被捕

香港警務處國家安全處(國安處)首次引用「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內針對「指明潛逃者」措施的「處理潛逃者資金」罪,4月30日拘捕...

Uber攜手陸自駕科技公司Momenta 2026年赴歐洲部署

Uber和大陸自動駕駛科技公司Momenta在2日宣布了一項戰略協議,在美國和中國大陸以外的國際市場,將自動駕駛汽車引入...

陸駐巴基斯坦大使姜再冬會見巴總理夏巴茲 籲印巴雙方保持克制

據大陸駐巴基斯坦大使館網站,5月1日,姜再冬大使會見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就當前巴印局勢交換意見,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長達爾...

美眾議員要求美證交會將阿里巴巴、京東、百度等25家中國公司下市

據路透社,兩名共和黨議員敦促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將阿里巴巴集團等中國公司摘牌。英國《金融時報》週五報導稱,他們稱這些企業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