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陸同意全面開放...川普提「對統一有利」 國台辦這樣回應

未來7天暖如夏「高溫上看36度」 周末午後雷雨範圍擴大

花蓮縣民政處長明良臻50萬交保 涉查水表案限制出境、電子監控

與美國關係生變?哥倫比亞正式簽約 加入大陸「一帶一路」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右)14日在與哥倫比亞總統裴卓(Gustavo Petro)簽署「一帶一路」合作規劃。新華社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右)14日在與哥倫比亞總統裴卓(Gustavo Petro)簽署「一帶一路」合作規劃。新華社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4日在與哥倫比亞總統裴卓(Gustavo Petro)會談時表示,中方願進口更多哥倫比亞優質產品,支持大陸企業赴哥倫比亞投資興業,參與哥倫比亞基礎建設。雙方在會晤後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規劃。

路透報導,近年來蓬勃發展的商業活動,幫助北京增強了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影響力,而該地區對美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中國大陸是繼美國之後哥倫比亞的第二大貿易夥伴,最近又取代美國成為哥倫比亞最大的進口來源國。雙方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哥倫比亞關於共同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合作規劃」,推動在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劃下各領域務實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另一份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改委與哥倫比亞共和國貿易、工業和旅遊部關於經濟發展領域交流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將在宏觀經濟、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經貿投資、可持續發展、數字經濟等領域開展政策分享與經驗交流。

新華社報導,習近平強調,中拉合作是「南南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順應世界發展大勢和歷史潮流,符合大陸和拉美國家共同利益。中拉論壇第4屆部長級會議成功舉行,向世界釋放了共謀發展振興的積極信號。

哥倫比亞作為拉共體輪值主席國,為會議成功舉辦作出重要貢獻。中方願同包括哥倫比亞在內的拉美國家一道,推動中拉命運共同體建設不斷走深走實,更好造福中拉人民。

裴卓表示,哥倫比亞與大陸的友好關係源遠流長,哥方期待深入發展對陸關係。雙方要深化政治互信,加強相互支持,共建「一帶一路」,拓展貿易、基礎設施、新能源、人工智慧等領域合作,改善人民生活。

當前國際局勢複雜多變,個別國家唯利是圖的做法不利於世界,各國應團結應對。哥方願同陸方密切配合,捍衛國際公平正義,維護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

「一帶一路」計畫是2013年由習近平發起,有150多個國家,包括20多個拉丁美洲國家參與。但今年2月巴拿馬宣布退出該協議,陸方將此舉歸因於美國壓力。

裴卓於2022年8月上任,於2023年10月首次以總統身分訪陸,將兩國關係從1980年建立的雙邊關係提升為戰略夥伴關係。

哥倫比亞 美國 關係

延伸閱讀

關稅戰休兵 川普不排除與習近平討論貿易細節

中拉論壇/習重提「反美史」 喊命運共同體 允660億貸款

華郵:對美「強硬」路線 中國大陸慶祝關稅戰首輪獲勝

賴總統再談盼與習近平共進晚餐 陸國台辦:癡人說夢

相關新聞

陸同意全面開放...川普提「對統一有利」 國台辦這樣回應

美中展開經貿高層會談後,美國總統川普日前表示,大陸同意全面開放,「對統一與和平也非常有利」。言論一出引發關注,大陸國台辦...

陸委會調查藝人與中共合作 主委邱垂正:歐陽娜娜是重要對象

藝人赴大陸發展,部分言行持續受到政府關注,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受訪時表示,對於特定配合中共對台操作的藝人,行政程序會依規定進...

泉州宮廟來台遶境未申請 陸委會:刻意規避審查

中國大陸泉州富美宮未經申請來台遶境,涉及宗教統戰,國台辦上午反問,為什麼動輒扣上統戰帽子;陸委會今天重申,宗教交流應按程...

「不需要老大或世界警察」巴西總統:與陸深化關係不怕遭川普政府報復

「現在的世界已經不同了,不需要『老大』或『世界警察』,而是需要平等的夥伴關係。」巴西總統魯拉(Luiz Inácio L...

會見智利總統 習近平:打造中拉共同發展樣板 南南合作典範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4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來華出席中拉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的智利總統柏瑞克(Gabriel Bori...

行政院將96%漢人改稱「其餘人口」 陸國台辦:有何顏面面對列祖列宗

日前行政院官網國情介紹,將「漢人」表述改為「其餘人口」,藍營抨擊是認知作戰,政院則解釋為族群平權。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