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稅暫休兵 中國智庫:建立溝通機制意義大

美中經貿高層談判後發布聯合聲明,關稅戰暫時休兵、獲得喘息。中國智庫經濟學家認為,這次談判代表美中溝通機制建立,象徵後續還有一系列的拉鋸,意義遠大於關稅調整變動。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16日刊載恆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張一撰述文章,他於文中發表上述觀點。
美中經貿高層會談於10至11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會後雙方於12日發布聯合聲明,保留對於彼此加徵基礎關稅10%,暫停執行先前加徵24%關稅,為期90天,其餘對等關稅取消;美國對中國以芬太尼問題追徵20%關稅未被納入處理。
張一表示,美國先前對中國加徵關稅累計達145%,經過雙方協議後,降為30%,包括基礎關稅與芬太尼專項關稅;中國對美國加徵關稅從125%降為10%,儘管這波關稅調整沒有徹底解決貿易爭端,不過提供一段短期緩衝。
張一認為,這次中美經貿高層會談除了豁免不合理的超高關稅、暫停實施部分對等關稅外,更代表著中美建立常設溝通機制,推估後續還會有一系列談判與拉鋸,建立溝通機制的意義相較於關稅的調整與變動來得更為重要。
張一指出,中美彼此相應取消對等關稅與反制關稅,目前美國對中國課徵基礎關稅10%與芬太尼專項關稅20%,加上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第一任期間對中國進口商品加課額外關稅10%,美國對中國商品加課關稅總額達40%。
「我們認為對全部國家和地區(課)20%的平均關稅是川普的最初預期」,張一認為,稅率20%是美國實現貿易利益最大化的「最優關稅」,目前中國累計關稅稅率明顯地超過,推估後續談判會讓整體關稅落在25%至30%區間。
張一提到,90天暫停執行期間為企業調整供應鏈創造空間,中國製造業企業可以重新規劃生產布局,美國進口商與消費者也能夠採購、使用中國商品,緩解通貨膨脹壓力;中美產業政策、市場准入等核心矛盾未解,未來談判仍充滿挑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