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0一戰成名 外國買家組團「掃貨」中國戰機導彈雷達

巴基斯坦稱在與印度空戰中,以中國製造的殲10C戰機擊落了多架印度購自法國的飆風戰機。儘管印度否認此事,中國官媒央視17日罕見主動強調外銷型戰機殲10CE首次取得了實戰戰果,「在空戰中一舉擊落多架戰機,自己無一損失」,被視為中國官方首度證實殲10戰機完成了「首秀」。有報導稱,已有外國買家組團來中國「掃貨」,中國裝備可望「井噴」出口。
央視新聞昨在「軍情時間到」標目的報導中,罕見主動強調外銷型戰機殲10CE首次取得了實戰戰果,雖未指出是哪一場空戰,但巴基斯坦在5月7日與印度空戰中,宣稱以中製殲10CE擊落5架印軍戰機,自身並無損。
央視提到,殲10CE是中國航空工業自主研製的全天候、單發單座多用途戰鬥機,具有體系協同作戰、強電磁對抗環境下超視距多目標攻擊,以及多模式對地精確打擊等能力;具有優良的中低空機動格鬥、超聲速飛行、短距起降、大作戰半徑、長航程及空中受油能力;裝備先進的綜合化航空電子系統和武器系統,外掛武器能力強。
另據直新聞報導,巴基斯坦在與印度交戰中運用的「A射B導」戰術,是印度空軍從未應對過的先進戰術:巴基斯坦戰機在100多公里外朝印度戰機方向發射導彈,導彈在慣性導航下由空中預警機或地面雷達等平台通過數據鏈進行引導、修正航向,直至進入導彈的「不可逃逸區」後,導彈的主動雷達啟動,最終完成對目標的跟蹤、鎖定和擊殺。
「A射B導」的實現最重要的設備就是雷達,目前,巴基斯坦混合裝備了包括中國製造的YLC-8E在內的多款地面雷達,還有中國ZDK-03和瑞典「愛立眼」空中預警機。不難推斷出,這次空戰除了中國造戰機「立功」以外,中國造雷達發揮的作用更是不可或缺。
20世紀中期,由於外國的技術封鎖「卡脖子」,中國走上了艱辛的自研雷達道路,終於1970年建成代號「7010」遠程預警相控陣雷達基地。1989年底,中國第一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機載脈衝多普勒雷達成功問世,擦亮了「戰鷹之眼」。目前,中國的雷達技術已經躍居世界先進行列,實現「彎道超車」,並曾成功探測跟蹤到中國周邊出現的外軍隱身戰機。
報導稱,外界普遍認為,此次5·7空戰後,經過實戰考驗表現出色的中國先進武器,有望迎來出口的「井噴」。據說,已經有外國買家組團來中國「掃貨」:飛機、導彈、雷達都想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