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萬陸配除籍證明進度 海基會:4月迄今共處理3,864件

對於陸配除籍證明補繳進度,海基會副秘書長黎寶文22日指出,4月至今有將近4000件,比去年同期增長4倍之多。圖為黎寶文先前主持背景說明會。(記者廖士鋒/攝影)
對於陸配除籍證明補繳進度,海基會副秘書長黎寶文22日指出,4月至今有將近4000件,比去年同期增長4倍之多。圖為黎寶文先前主持背景說明會。(記者廖士鋒/攝影)

移民署先前寄發1.2萬份通知書給陸配與陸配二代要求補繳除籍證明,相關進度持續進行,對於目前的進度,海基會表示,目前已完成相關公證書驗證3745件、申請補發119件,總共3864件,海基會也呼籲陸配朋友把握時間完成。

海基會副秘書長黎寶文於23日下午在例行背景說明會上回應媒體詢問時,公布上述統計數據。他指出,相關流程大概需要1到2個月,目前還有8000件辦理中,可能還在文件往返過程中。海基會的部分,從4月1日到5月22日,所有申請驗證在台灣定居的大陸戶籍公證書的驗證資料有3,745件,申請補發公證書有119件,總共3,864件。黎寶文透露,這一數字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超過4倍。

對於申請量的增加,黎寶文指出,這可見大部分陸配都希望在最短時間內完成(補繳),如果陸配碰到困難,也都會第一時間轉介給移民署,或請陸配向移民署做進一步的申請或陳情,因為這非常重要,涉及3個月後戶籍維持問題。

此外黎寶文說明,有些陸配因在台灣待的時間較久,相關旅行文件已過期,導致往返兩岸困難,海基會一旦收到這類陳情,就會啟動內部標準作業程序,協助向對岸有關機關及航空公司進行協調,只要21天的工作時間,都可以協助民眾返鄉,目前相關案件約有73件。

黎寶文呼籲陸配朋友,一定要謹慎把握這3個月的期間,盡快完成相關工作,一旦有任何困難或窒礙難行之處,不要忘記向海基會、陸委會或移民署陳情或反映。至於補件若不成功怎麼辦?他則強調海基會只負責驗證,其餘情況的權責都不在海基會,但若有需要,海基會、陸委會、移民署有定期聯繫機制,也可協助反映。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21日會議上,立法委員麥玉珍質疑,陸配很多都擔心,不知道政府什麼時候又會再清算,陸委會主委邱垂正指出,目前累計有1,192人因具有兩岸雙重戶籍,被註銷我方戶籍,這次清查的2004年修法前來台的陸配,目前已有1,784人繳附喪失原籍證明,而申請具結者,從4月21日到5月20日共有880人、申請延後赴陸有352人、申請各種疑難雜症的有485人。

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22日下午表示,確實還有許多文件現在還未收到,但這意思是移民署還沒有正式收到,因為文件從大陸申請之後,必須拿到大陸的公證處,由公證處寄到海基會,海基會驗證後再到移民署,所以目前移民署確實還有很多文件是還沒收到,「但還有一大批在海基會那邊,還有一大批是在兩岸的旅行路途上」,到最後截止日,「應該還會收到非常多文件」,據其了解,還有「更多的人」正在辦理,「對於現在的進度算是覺得還比較樂觀」。

陸配 移民署 海基會

延伸閱讀

逾8千名陸配未補繳喪失原籍證明 在台戶籍恐遭註銷

大陸371人來參加世壯運 陸委會「體諒」:觀光走走看看不會違規

世壯運 陸委會:2名陸籍選手意圖滋擾不允來台

挺陸配遊行…上街頭抗議補件喪失原籍證明 陸配:在台灣生活比大陸久

相關新聞

日本扣台灣漁船「紅彩頭6號」 北京:已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

我國蘇澳籍「紅彩頭6號」漁船20日上午遭日本公務船登檢並將船長帶離漁船進行調查,雖經漁業署與外交部向日方交涉,且在我方提...

美企巨頭接連訪北京 陸媒:小摩CEO稱美方不想脫鉤

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後,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近日接連在北京會見美國企業代表,表示大陸將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歡迎美資企業...

多數產能在陸!川普逼蘋果回美生產 揚言加稅25%

美國總統川普廿三日對蘋果公司祭出威脅,揚言若蘋果未在美國生產iPhone,將面臨至少百分之廿五的高額關稅,希望加強施壓這...

剛跟馬克宏聊完 習近平再通話德總理穩中歐關係

繼與法國總統馬克宏通話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昨再與德國總理梅爾茨通電話,表示中方願和德方密切高層交往,尊重彼此核心利益,...

純電動車在歐銷量 特斯拉驟減、比亞迪躍進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最新報告顯示,中國電動車龍頭比亞迪在歐洲的純電汽車在四月的月銷量首次超過特斯拉,標誌著這家中國車企拓展...

中國打造戰略堡壘與美抗衡 2024年研發資金達15兆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為與美國抗衡而打造「戰略堡壘」,在自給自足的政策驅動下,人工智慧等領域快速發展,2024年整體研發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