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港澳居留新制 邱垂正:政府有必要整體檢視調整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23日親自向港人宣傳準備新訂的港澳居民居留新制度。(圖/陸委會提供)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23日親自向港人宣傳準備新訂的港澳居民居留新制度。(圖/陸委會提供)

陸委會近幾個月積極研擬推出港澳居民來台定居居留新制度,針對擬新增的「長期居留」,陸委會主委邱垂正23日在活動上宣傳該制度,強調因近年來兩岸及港澳情勢變化快速,加以中共對港澳控制日深,對台滲透統戰力道加大,以及大陸人士移居香港致其人口結構產生變化,「政府有必要整體檢視調整現行港澳居民來台居留定居制度」。

根據陸委會23日傍晚發布的新聞稿,邱垂正23日出席在淡水正港味茶餐廳舉辦之「2025港人台適生活講座」,除聆聽港人意見,同時說明研修港澳居民來台居留定居制度的政策意旨。

他指出,因近年來兩岸及港澳情勢變化快速,加以中共對港澳控制日深,對台滲透統戰力道加大,以及中國大陸人士移居香港致其人口結構產生變化,政府有必要整體檢視調整現行港澳居民來台居留定居制度,以守護大家珍視的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生活方式與共同家園。

邱垂正重申,新的居留定居制度將增加「長期居留」規定,以適度拉長觀察期,同時兼顧各類別人士居留條件的衡平,讓台灣社會安全多一分保障。此外,長期居留期間,港澳朋友可申請個人式工作許可在台工作及自由進出,也提供不需要申請定居的港澳朋友多一種選擇,而居留定居新制實施時,基於信賴利益維護,也會有合理的過渡期,請目前已經在台居留或已申請定居的港澳朋友放心。

據統計,2019年到今年3月,已有超過5萬6千名港澳朋友獲准在台居留,其中符合一定條件(不含就學及工作居留),並申請定居者,有超過1萬600人獲准定居,核准率超過75%。

根據現行《港澳條例》第12條,香港或澳門居民得申請在台灣地區居留或定居;其辦法由內政部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後發布之。每年核准居留或定居,必要時得酌定配額。根據該法律授權,由內政部訂定「香港澳門居民進入台灣地區及居留定居許可辦法」,做細節性規範。

近年來,上述許可法規已經有過多次調整,連帶影響到港澳居民來台申請定居居留的限制,2016年政黨輪替以來,已經有過3次實質內容的修訂(另有一次主要因為行政院陸委會更名為大陸委員會而做的文字修訂)。

如2018年因應強化國家安全及國境人流管理之需,增訂「未經許可入境」、「經許可入境,已逾停留、居留期限」、「從事與許可目的不符之活動」、「有事實足認為有犯罪行為」及「從事恐怖活動之虞」等行為納入得不予許可、得撤銷或廢止許可之事由。

2020年以基於國安考量為由,收緊原為大陸地區人民之香港、澳門居民申請居留限制,不管有沒有在海外居住滿4年都得不予許可,同時增訂現在或者曾任職於大陸地區行政、軍事、黨務或其他公務機構、具政治性機關(構)、團體或其於香港、澳門投資之機構或新聞媒體的港澳居民,得不予許可。

2022年增訂香港或澳門特定專業人才、專業人才及學生得以覓職為由,申請延期居留6個月,最長為1年。同時增列碩博士就學期間得折抵居留期間之規定等。

香港 澳門 朋友

延伸閱讀

【重磅快評】邱垂正沒感覺的美國壓力 將一直壓到川普卸任

影/賴總統520未提兩岸是否有美方壓力?邱垂正:沒有這種感覺

查鼓吹軍演武統言論不只歐陽娜娜 陸委會鎖定20多名藝人

陸委會調查藝人與中共合作 主委邱垂正:歐陽娜娜是重要對象

相關新聞

日本扣台灣漁船「紅彩頭6號」 北京:已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

我國蘇澳籍「紅彩頭6號」漁船20日上午遭日本公務船登檢並將船長帶離漁船進行調查,雖經漁業署與外交部向日方交涉,且在我方提...

美企巨頭接連訪北京 陸媒:小摩CEO稱美方不想脫鉤

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後,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近日接連在北京會見美國企業代表,表示大陸將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歡迎美資企業...

多數產能在陸!川普逼蘋果回美生產 揚言加稅25%

美國總統川普廿三日對蘋果公司祭出威脅,揚言若蘋果未在美國生產iPhone,將面臨至少百分之廿五的高額關稅,希望加強施壓這...

剛跟馬克宏聊完 習近平再通話德總理穩中歐關係

繼與法國總統馬克宏通話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昨再與德國總理梅爾茨通電話,表示中方願和德方密切高層交往,尊重彼此核心利益,...

純電動車在歐銷量 特斯拉驟減、比亞迪躍進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最新報告顯示,中國電動車龍頭比亞迪在歐洲的純電汽車在四月的月銷量首次超過特斯拉,標誌著這家中國車企拓展...

中國打造戰略堡壘與美抗衡 2024年研發資金達15兆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為與美國抗衡而打造「戰略堡壘」,在自給自足的政策驅動下,人工智慧等領域快速發展,2024年整體研發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