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綠營共諜案連環爆 另有立院助理赴澳門交付機敏資料被逮

共軍試探美戰略底線 顯示「單一戰區、跨軍種」對台軍演新態勢

天氣好轉!早晚仍偏冷 清明連假晴朗回暖 下周4天雷雨盛行

北京約有123萬人留學返陸 藍皮書曝:在AI等新興產業就業達6成

近日舉行的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平行論壇「留學人員創新創業論壇」上發布了「北京歸國留學人員藍皮書」,其中顯示,目前處於就業狀態的北京歸國留學人員中,有60%屬於AI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領域。圖取自北京日報
近日舉行的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平行論壇「留學人員創新創業論壇」上發布了「北京歸國留學人員藍皮書」,其中顯示,目前處於就業狀態的北京歸國留學人員中,有60%屬於AI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領域。圖取自北京日報

近日舉行的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平行論壇「留學人員創新創業論壇」上發布了「北京歸國留學人員藍皮書」,其中顯示,目前處於就業狀態的北京歸國留學人員中,有60%屬於AI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健康、智能網聯汽車、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互聯網平台、未來信息、未來製造等新質生產力或新興產業領域。

綜合中新網、IT之家、北京日報等陸媒報導,藍皮書顯示,從調研情況看,北京歸國留學人員中78%目前為在北京就業狀態,14.2% 為在北京創新創業狀態,2.6% 為靈活就業。在處於創新創業狀態的北京歸國留學人員中,相應藍皮書顯示其中80%以上屬於新質生產力或新興產業領域。

藍皮書提及,根據中國教育部公佈的全國留學人員數據和全球化智庫調研得出的北京歸國留學人員比例,綜合調研數據進行測算,截至2024年底,在京工作和生活的歸國留學人員數量為122.85萬人。其中,碩士佔59.44%,博士佔15.86%。

藍皮書指出,北京歸國留學人員所在行業集中在科技、經濟、教育等領域,從事科技相關工作人員佔比最高,達20.84%。此外,從事經濟、教育、專業服務相關工作的分別佔19.5%、17.8%和13.2%。

值得注意的是,大陸院士有留學經驗的佔比仍高,據全球化智庫(CCG)統計分析,截至2024年7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在北京工作的有403位,其中具有留學經歷的有302位,佔比達75%。在北京工作的中國工程院現任院士有448人,其中有留學經歷的院士有211人,佔比47%。

據了解,該白皮書由北京市歐美同學會在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和北京海外學人中心支持下,聯合全球化智庫(CCG),在2024年4月至2025年1月間,共同對北京歸國留學人員情況進行了研究。

創業 北京 院士

延伸閱讀

長和售港口業務惹怒北京 李嘉誠次子旗下公司稱業務獨立

傳北京叫停國企與李嘉誠公司新合作 港媒:消息不真實

美國對台「戰略模糊」不再管用!前國防官員警告:恐讓北京誤判

長和出售海外港口引北京不滿 與港府討論「合理的解決辦法」

相關新聞

買來的「中華秩序」:中共的強國外交,揮霍多少經濟和人命代價?

中共的外交政策讓中國人民付出的代價,與其國內政策的代價是一樣的沉重可怕。數以千萬計的中國人喪生在1946-1950年的中國內戰、1959-1963年的大饑荒(在許多地方是1958-1965年)、1966-1977年的文化大革命,從1940年代到2020年無數的政治運動、清洗和「嚴打」之中,以及過去幾十年管理不善或人為的諸多災難和流行病之中。

緬甸強震波及雲南 護士跪地全身護嬰兒:本能反應要保護寶寶

3月28日,緬甸發生黎克特制7.9級(港澳稱呼,芮氏規模8.2)地震,鄰近的雲南省多地有明顯震感。在雲南瑞麗一間月子中心,兩名護士在地震劇烈晃動中跪地護住嬰兒,閉路電視拍下現場感人一幕。

69歲初戀!阿伯和小17歲女友交往 中風後下場極悲慘:上了她的當

河南一名69歲的老翁辛苦打拼數十年,成功買房,還存下逾30萬人民幣(約130萬元台幣)積蓄,但一輩子都單身,從未談過戀愛。

北京溫榆生態心 為野生動植物留荒野

約0.8平方公里的溫榆河公園生態心核心區今年年底前將實現封閉,限制遊客進入。最近,候鳥浩蕩飛越京城,溫榆生態心已成為生機...

吳彥祖發文譴責機上光腳踩座椅乘客:太沒素質了

3月29日,吳彥祖在個人社交平台發出圖文,怒斥了一位沒有素質的乘客。只見照片上有一雙塗了紅色指甲油的光腳,沒有穿鞋或襪子...

緬甸強震後雲南驚現血紅太陽 陸網民:細思極恐

緬甸28日發生規模7.7(芮氏規模8.2)強震後,當天雲南驚現一輪血紅色太陽高懸天際。大陸媒體稱,「雲南天空驚現血紅太陽...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