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歲侗族老人「腦內建模」 0圖紙0鐵釘打造200多棟木樓

近日一條視頻在網路上暴紅,一名76歲的侗族老人不畫圖紙、不用一根鐵釘,靠著雙手和腦裡的「3D建模」,就能造出一座總面積1200平方米的三層雙塔式木樓,網友讚「這才是真正的非遺匠人」,更稱他是「魯班再世」。
綜合南國今報、封面新聞等媒體報導,這名老人名叫石善章,是廣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縣同樂苗族鄉小有名氣的掌墨師(傳統修房造屋時,全程主持建設的「總工」)。76歲的他連小學都沒念完,卻用50年為家鄉建起200多棟風雨不摧的木樓,而他的「神技」竟是被一場大火「燒」出來的。
1974年,高培侗寨突遭大火,300多戶木樓被毀,但全村只有一位會造木樓的掌墨師,重建速度非常緩慢。那年石善章才20歲出頭,為了讓自己有房可住,也想幫村裡人解決難題,他開始研究搭建木樓的技巧。
白天,石善章在蓋房子的現場觀察研究;夜晚,他就在腦子裡「搭積木」,哪根梁該卡哪個槽,哪塊板該留多長的縫,全憑記憶和自己琢磨。就這樣,他一邊做農活,一邊幫別人建房子,用了十多年的時間把這門手藝學起來。
石善章蓋的第一棟房子是占地200平方公尺、三層雙塔式木樓的自家老宅,從原料杉木的砍伐、打磨、搬運,到主體結構的搭建,再到屋裡桌椅板凳的製作全程親力親為。從那以後,村民開始找他蓋房子,全村三分之二的木樓都是他起的,幾十年來蓋了200多棟。
石善章蓋房子從不畫圖紙,當他聽完主家的基本要求後,大腦裡就會生成一個「3D模型」。他不用一根鋼釘,所有連接部位都是榫卯結構,在不靠圖紙、全憑記憶的情況下,他能夠準確標記,讓榫頭和卯眼精密咬合,保證建築結構的穩定牢固。截至目前,他建造的房屋經歷了時間的考驗,數十年屹立不倒。
去年,他獨自搭建自家的三層新木樓,兒子直播他建房的場景時,幾十萬網友突然湧入直播間,連智能手機都不會用的他就這樣火了,甚至還接到來自全國各地的訂單。如今他也會走進校園,跟小朋友分享這門非遺技藝。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