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大陸在光子毫米波雷達技術取得突破進展 為6G通訊等前沿領域奠定基礎
據新華社報導,新華社記者從南開大學獲悉,南開大學攜手香港城市大學,成功研製出薄膜鈮酸鋰光子毫米波雷達晶片,在毫米波雷達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報導稱,這項創新成果,將為未來6G通訊、智慧駕駛、精準感知等前沿領域的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研究團隊成員、南開大學教授朱廈說,該晶片基於兼容CMOS製程的4吋薄膜鈮酸鋰平台設計,實現了厘米級距離與速度探測分辨率,並在逆合成孔徑雷達(ISAR)二維成像方面展現出卓越的精度,該成果1月27日發表在《自然·光子學》雜誌。
報導稱,這項創新成果有效突破了傳統電子雷達在低頻段窄頻寬上的技術瓶頸,推動整合光子毫米波雷達系統在解析度、靈活性、適用性和整合度方面邁上新台階。
微波光子學應用廣泛,包括通訊、雷達、電子戰等。而微波光子雷達作為此技術的延伸,打破了傳統電子雷達在頻率和頻寬間的權衡。薄膜鈮酸鋰材料因其獨特性質,成為實現高性能電光調製的理想選擇。透過結合先進的光子整合材料與工藝,微波光子雷達有望在未來實現更高頻率、更大頻寬和更小尺寸的發展,為車載雷達、機載雷達和智慧家居等領域帶來變革。
報導稱,研究團隊透過優化製備技術,成功在單一晶片上整合了倍頻模組和回波去斜模組,完成了高效的毫米波雷達訊號產生、處理和接收。為了驗證雷達的性能,團隊進行了一系列實驗,包括測距、測速和逆合成孔徑成像測試。結果顯示,該雷達能夠精準探測距離和速度,並對不同目標進行高清晰度的成像。
朱廈受訪時表示,該成果不僅提升了現有微波光子雷達的性能,也為未來高性能、小型化光子雷達系統的發展樹立了新標竿。在即將到來的6G時代,這項技術有望在多個領域引發重大變革,標誌著微波光子雷達技術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