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海嘯來襲 在陸台商嘆「4產業」易受影響:局勢更困難

美國宣布9日起對中國加徵34%對等關稅,台商面臨更多挑戰。台企聯會長李政宏提到,在大陸從事消費電子、紡織、製鞋業、家具業的台商,對美出口比重高,產業易受到關稅影響。圖/AI生成
美國宣布9日起對中國加徵34%對等關稅,台商面臨更多挑戰。台企聯會長李政宏提到,在大陸從事消費電子、紡織、製鞋業、家具業的台商,對美出口比重高,產業易受到關稅影響。圖/AI生成

美國宣布9日起對中國加徵34%對等關稅台商面臨更多挑戰。台企聯會長李政宏分析,從事消費電子、家具業的台商對美出口比重高,易受影響。從事玩具出口貿易的翟所領則表示,過去加徵關稅能補貼客戶,但此次加徵34%關稅無法再降價銷美,對公司影響重大。

美國2月、3月分別宣布對中國加徵10%的關稅,4月2日又再度宣布9日起對中國加徵34%的對等關稅。短短兩個月的時間,中國出口商就得迅速對美國累計加徵的54%關稅做出反應,台商面臨更多挑戰。

全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台企聯)會長李政宏分析,目前局勢對台商而言比以往更困難,過去中美貿易戰主要是對中國大陸的產品課徵關稅,但現在美國也分別對越南、泰國、菲律賓等國課徵關稅,當時台商能將生產線佈局到東南亞,但現在台商都很困惑該往哪發展、如何分散市場,降低對美出口,以及避免訂單流失所產生的影響。

李政宏提到,在中國大陸從事消費電子、紡織、製鞋業、家具業的台商,對美出口比重高,產業易受到關稅影響

不過,李政宏表示,自8年前中美貿易戰開打時,就有部分台商佈局其他面向的市場,因此他認為台商這次受到關稅的衝擊可能稍微小一點。而在中國大陸市場上,雖然目前消費相對疲弱,但台商仍積極轉型升級及佈局中國大陸市場。

東莞台商協會前會長翟所領,從事玩具出口貿易長達3、40年。其公司的玩具產品外銷至國際市場占約95%,內銷市場僅5%,以出口為主。其中,美國市場就占外銷訂單中的6到7成,交易額約有美金數千萬。

翟所領說,美國總統川普第一任期時對中國個別產業祭出關稅,當時玩具出口是免稅,對產業沒有影響,但這次美國是針對所有中國產品加徵關稅,前陣子只有加徵20%關稅時,公司會在價錢上補貼客戶,「但這次又再多徵34%關稅,已經沒有餘地再降價了,降價也沒用,也是很少」。

針對中國產品再被加徵34%對等關稅,公司將如何應對。翟所領表示,目前34%關稅才剛出來沒幾天,川普的政策經常轉變,目前供應方跟買方都還來不及反應,公司選擇按兵不動。「從他(川普)丟出第1個10%關稅到現在,所做的任何努力都是白費,所以反應不必太快」。

翟所領表示,這應是從事玩具出口貿易3、40年間最艱困的時候,但從結果來看,不一定是最困難的時刻。他認為,目前加徵關稅只是一個過程,不會是最後結果,川普是以關稅當作手段換取好處,情況可能都還會有變動。因此對於未來產業發展,他表示,「我不會樂觀看待,但也不是像絕望那麼悲觀」。

台商 川普 美國 關稅

延伸閱讀

幫對等關稅背書?川普轉發「巴菲特力挺」影片 波克夏急澄清

「無意打口水戰」美國關稅重擊日本 首相石破茂:下周與川普通話

關稅風暴來襲!台股恐迎黑色星期一 國安基金嚴陣以待

各國急因應川普關稅 徐巧芯:唯賴清德要大家享受音樂

相關新聞

反制川普!陸宣布 10日起對美商品加徵34%關稅

因應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並取消「小包免稅」和對汽車加徵關稅等措施,中國大陸昨天大動作「十一箭齊發」,宣布自十日...

控川普對等關稅大棒「像霸凌」 香港財政司坦言:會受到一定影響

美國總統川普2日宣布對等關稅措施,對中國大陸(含港澳)再加徵34%關稅。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6日在網誌撰文坦言,地緣局勢...

關稅衝擊 陸券商:A股或有獨立性行情

在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衝擊下,美股連兩日暴跌,大陸A股清明假期休市,市場屏息今天開盤。大陸多家券商分析A股後市,多數觀點認為...

陸管制稀土 美多個產業陷風險

大陸商務部反制美國,四日宣布即日起對多種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除了對美國的軍工產業造成影響外,彭博近日報告分析指...

安全考量 陸逾50家銀行 停止無卡業務

隨著行動支付普及,大陸民眾出門已愈來愈習慣「不帶錢包」出門,許多民眾若需領現金會使用「無卡」服務,但這一業務正在收緊。根...

上海推26條 助民營企業放膽飛

上海市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3日舉行。上海官方針對當前民企發展面臨的挑戰,發布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等六個方面的2...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