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影響出口!4月財新製造業PMI降至50.4 近3個月最低

美國加徵關稅影響出口訂單初現,4月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4,低於3月0.8個百分點,超出預期,也是近3個月來最低,顯示製造業擴張放緩,新出口訂單大幅下降,就業機會再次下降。
路透報導,調查顯示,由於北京暫緩推出新的刺激措施,等待時機應對預計將是曠日持久的貿易戰,美國的關稅開始波及到大陸龐大的製造業。
這一結果與大陸國家統計局30日發布的官方PMI數據形成鮮明對比,大陸4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9,比3月下降1.5個百分點,低於路透預期的49.8,落入收縮區間。
財新智庫經濟學家王喆表示,中美關稅對峙的連鎖反應,將在第2、3季逐漸顯現。「政策制定者應該做好充分準備,儘早採取行動。」
從財新中國製造業PMI分項數據看,4月供需繼續擴張,但擴張幅度收窄。美國加徵關稅對外部需求造成衝擊,當月新出口訂單指數降至收縮區間,且為2023年8月以來最低;外需低迷導致總需求疲軟,4月新訂單指數僅略高於臨界點。
貿易中斷和供應限制導致4月供應商交貨時間略為延長。在投入需求低迷的情況下,供應商之間的競爭加劇導致平均投入成本再次下降。
而在上月短暫擴張後,4月就業指數再度降至臨界點以下,製造業企業出於節支目的而裁員,其中投資品和中間品製造企業裁員規模較大。
受中美貿易不確定性的影響,企業信心驟降,4月生產經營預期指數滑落至2012年4月有數據以來的歷史第3低,僅高於去年9月和2019年6月;接受調查的企業普遍擔憂貿易衝突加劇,也寄望於政府能夠推出相關支持政策。
前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曾在2020年表示,大陸的外貿行業直接或間接支持了1.8億人的就業。
在上周的政治局會議上,中共高層領導人承諾支持受美國關稅影響最嚴重的企業和工人。28日,多個經濟部門的官員,試圖緩解人們對美國關稅可能破壞支撐脆弱經濟復甦努力的擔憂。
政府承諾支持那些試圖將銷售轉向境內市場的出口商,但一些出口商不願響應政府號召,理由是境內市場存在需求疲軟、價格戰、利潤低、付款延遲和產品退貨率高等問題。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