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產商內地囤地不發展 賺數十倍暴利 網批無良

發展商囤地會影響城市發展和經濟建設,在內地,雖然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打擊囤地、炒房等投機行為,但依然有開發商久囤土地動輒數十年。大公報16日一篇題為《香港地產巨頭內地囤地牟暴利激公憤》的報導,指某香港地產巨頭買地20多年,蝸牛般的開發速度,分多次銷售,獲取翻幾十倍的利潤,引來大量網民批評無良。
文匯報報導,同一香港地產巨頭曾在拿下東莞厚街地皮後,房屋項目開發期長達15年進度才剛剛過半,廣大網民怒斥:「囤地不發展,收回!」
大公報16日的報導中提到,近日,位於北京朝陽區東4環的「御翠園」項目推售新一批房源,某香港發展商僅以市價7折拋售,更奇怪的是該項目已陸陸續續賣了20多年。多位購房者直言:「土地紅利被地產商收割,房價泡沫的代價卻要我們承擔,不厚道!」
報導中又提到上海普陀真如城市副中心,同樣是該香港發展商於2006年12月以22億元(人民幣,下同,約3億美元)底價把該地塊收入囊中,折合成交樓面價每平方米3055元,但競買方在競得地塊後並未動工,直至2009年4月才舉行開工典禮。該地塊於2019年6月開盤,推出住宅產品「領寓」,均價為每平方米逾9萬元。
文匯報翻查資料後發現,同一香港發展商於1999年拿下東莞厚街地皮,卻未立即進入開發程序,而是將地塊閒置。去年在東莞出售30套特價房,低至每平方米售價約1.3萬元。有東莞地產業內人士指,這批產品毛坯備案價約每平方米2.4萬元至2.7萬元,從這個角度看相當於打了5折。不過這批洋房備案已久,所以不能說是「跳水」或突降,只能說是降價走量。
該香港發展商以囤地、炒房等投機行為牟取暴利,在相關報導刊出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網上閱讀量逾千萬。讀者紛紛留言批評,直指該地產巨頭是「製造樓市泡沫,破壞內地經濟」的主因。
網民「Freedom Lee」說:「20年前起好,現在當新樓賣,無良地產商!」「wuenxiao」怒道:「吸血鬼!不知道吸了多少內地香港人民的血!」「白蕊」直言:「囤地不發展,收回!」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