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道瓊期指大跌500點 川普轟歐盟談判沒進展:建議6月課50%關稅

不是首次幹壞事!北市翁暴衝釀8傷 遭起底任公司董座、2次無照被逮

蘋果遭川普點名!恐面臨至少25%關稅 股價盤前重挫4%

一個猛增一個銳減 比亞迪在歐洲月銷量首次超過特斯拉

比亞迪在歐洲月銷量首次超越特斯拉。 (歐新社)
比亞迪在歐洲月銷量首次超越特斯拉。 (歐新社)

據路透社,大陸汽車製造商比亞迪在歐洲銷售的電動車比特斯拉還多;英國《金融時報》也報導,最新報告顯示,比亞迪在歐洲的純電汽車在4月的月銷量首次超過特斯拉,這標誌著這家中國車企拓展海外市場的努力取得了突破。

這一戲劇性的變仳是因為比亞迪的銷量爆增,但特斯拉卻出現銳減而導致。汽車資料情報公司Jato Dynamics的數據顯示,4月份,比亞迪在歐洲註冊了7231輛純電動車,年增了169%;而特斯拉的註冊量為7165輛,年減了49%。同月,比亞迪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內的汽車註冊量飆升了359%。

根據 JATO Dynamics 的報告,這是特斯拉首次遭遇銷量下滑,因為老舊的車型陣容和執行長馬斯克的政治立場損害了這家美國電動車製造商的汽車需求。

JATO Dynamics的全球分析師 Felipe Munoz 表示,「這是歐洲汽車市場的分水嶺,尤其是考慮到特斯拉多年來一直引領歐洲純電動車市場,而比亞迪直到 2022 年底才正式開始在挪威和荷蘭以外的地區開展業務。」

路透報導說,歐洲對電動車的需求保持穩定。 4 月純電動車註冊量較去年同期激增 28%,主要得益於中國汽車品牌的推動。它說,儘管歐盟對中國產電動車徵收關稅,但當月中國電動車註冊量仍年增59%,而歐洲、日本、韓國和美國的汽車製造商的註冊量則成長了26%。

金融時報導說,雷諾、斯特蘭蒂斯(Stellantis)和其他品牌也紛紛以更實惠的價格積極推出新型電動車。 4月份,雷諾、Skoda、Volkswagen、Audi和BMW的純電動車銷量也超過了特斯拉。

報道稱,在比亞迪大舉進軍歐洲市場之際,特斯拉的銷售量因產品組合老化以及馬斯克干預地區政治及其在川普政府中的角色而出現下滑。

儘管特斯拉近期升級了旗艦車型Model Y,但在歐洲市場的銷售仍持續下滑。報導並且提到,在全球範圍內,比亞迪已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製造商。

路透則報導說,特斯拉該公司去年報告年度交付量首次下降,分析師預計,繼第一季下降 13% 之後,今年交付量將再次下降。馬斯克本周稍早表示,特斯拉的銷售情況已經好轉,除歐洲以外,其他地區的需求也很強勁。

日前,比亞迪歐洲公司副總經理在《金融時報》主辦的未來汽車峰會上曾表示,比亞迪提供從電動車到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全系列」產品,以滿足整個歐洲大陸「多樣化的客戶群」。

馬斯克 電動 特斯拉 比亞迪

延伸閱讀

特斯拉基本面差 股價卻狂飆勝輝達!網曝「馬斯克1優勢」:他懂賣夢

比亞迪歐洲銷量超車特斯拉 當地車市迎來分水嶺

小米休旅車YU7亮相 要壓倒特斯拉Model Y

馬斯克將續掌特斯拉五年 砲轟蓋茲是「大騙子」:沒資格談兒童福祉

相關新聞

野村陸挺:不擔心中國第2季經濟 挑戰在下半年

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近日分析,中國經濟真正的挑戰在下半年,因為出口壓力在關稅談判緩衝期已經釋放,兩波「以舊換新」...

大陸要求荷蘭放寬半導體管制? 毛寧:雙方保持密切溝通

荷蘭外相費爾德坎普日前到訪北京,並與中共政治局常委兼副總理盯薛祥、中共政治局委員兼外長王毅分別會面,費爾德坎普向媒體說大...

惠譽維持香港AA-信用評級 港府:金融穩健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今天發表報告,維持香港「AA-」的信用評級,以及「穩定」的評級展望;香港政府對此表示,香港信貸基本面強勁...

大陸賣不動了? 蘋果宣布調高以舊換新抵扣金額最高抵2.4萬

為了在618大促銷期間刺激銷售,蘋果23日宣布即日起至 6 月 18 日,使用 iPhone 12 或後續機型換購新 i...

暌違五年 中越國際旅客列車周日起恢復

經大陸北京、南寧至越南河內(嘉林)站間國際旅客列車,將於25日起恢復開行,這是該列車暌違五年後重啟。據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

中國2025年1至4月 智慧機器人銷售額增長逾8成

近年中國加速發展人工智慧產業,中國商務部網站今天公布2025年1至4月電子商務發展情況,據商務大數據監測,數位產品線上銷...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