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高雄三元能源大火毒性氣體氫氟酸溢出 陳其邁急籲:緊閉門窗勿外出

MLB/陳義信為教士台灣日開球 許願想看達比修投球

川普加碼軍援烏克蘭愛國者飛彈 砲轟普亭「白天客氣、晚上空襲」

內捲嚴重! 陸車企獲利率僅5% 18家上市公司總利潤不如一家豐田

前重慶市長黃奇帆指出,大陸車廠即使年賣3,000萬輛車,利潤還不如豐田。(中新社)
前重慶市長黃奇帆指出,大陸車廠即使年賣3,000萬輛車,利潤還不如豐田。(中新社)

大陸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席、重慶市前市長黃奇帆近日指出,中國汽車製造按理說是製造業中效益相對較高的,然而今年截至6月利潤率僅5%,等於賣出3,000萬輛汽車的利潤還不如日本一家豐田汽車。

大陸汽車業正處於反內捲、反價格戰浪潮之際,該言論引起熱議,在大陸車企成為世界銷售冠軍時,其實廠商獲利微薄。

《IT之家》引述豐田汽車公布2025財年(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財報,期內淨利潤達到4.765兆日圓(約合人民幣2,337億元);另據DearAuto統計,大陸18家上市乘用車企業中,13家實現盈利的企業2024年淨利潤總和僅人民幣1,226.77億元。若再算上虧損的五家,整個中國大陸上市乘用車企業總利潤不到人民幣900億元,不到豐田年利潤的40%。

圖/經濟日報提供
圖/經濟日報提供

黃奇帆最近在2025貝殼財經年會上做出前述發言。他進一步以手機為例指出,除去零組件等製造成本,看不見的軟體專利知識產權,或者晶片內置的各種程序等十分重要,是所有的製造品高附加值的基礎,也是生產性服務業的價值,嵌入到機器裝備的終端產品製作,所以生產線服務業也是製造業投入產出產值利潤率提高的基礎。

黃奇帆的發言在當前大陸官方推動汽車業反內捲的背景下,引起網路熱議,並刺痛了大陸汽車工業的神經。

針對黃奇帆這番評述,大陸網上議論分成幾派:有網友認為,黃奇帆點出大陸汽車業產能過剩與惡性競爭、價格戰議題,直指大陸汽車業「大而不強」的問題;但也有網友認為,低價對消費者來說是好事,如果企業獲利高,代表車價要變貴......。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資本市場正關注大陸將於7月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美國投行花旗預測,在中央財經委會議後,反內捲政策行動現在是值得關注的關鍵,這可能是供給側改革2.0的前奏,行動包括削減或控制產能、收緊監管以及調整產業政策等。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大陸汽車產銷累計完成3128.2萬輛和3143.6萬輛,分別增長3.7%和4.5%。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1,288.8萬輛和1,286.6萬輛,分別增長34.4%和35.5%。

2025年大陸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突破1,650萬輛,滲透率超50%,這一進程中,價格戰成為搶占市場的核心手段,這種「以價換量」策略在滲透率提升期效果顯著,但也導致行業利潤率跌到只有5%,低於下游工業6%的平均水準,價格戰與技術投入導致成本承壓,預計2025年利潤率仍將承壓。

豐田 人民幣

延伸閱讀

一個僅40元!大陸電商廉價手機殼 陸媒示警鉛含量超標問題

官方力推!大陸ETF產品今年發行規模已超過2024年

再捲嘛?中國18家上市車廠利潤總和還不到Toyota的4成!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啤酒傾銷 看產業面臨的風險

相關新聞

人民日報頭版呼籲 要下大力氣破除「內捲式」競爭

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14日刊發的頭版評論文章稱,要下大力氣破除「內捲式」競爭,單純向下「捲」價格,最終沒有贏家。剛...

繼蘇超後「贛超」「浙BA」開戰 官方力挺發消費券

大陸經濟下行,地方政府力挺賽事文旅!繼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簡稱「蘇超」)後,又一全省性的群眾體育賽事上演,2025浙江省...

美6歲男童誤食遙控器電池 陸空調製造商賠近12億元

蘇黎世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近日發布一則重大賠付信息臨時公告,引起廣泛關注。公告顯示,該公司被保險人出口美國的一款空調...

鼓勵借錢養老?大陸多家農村銀行推「養老貸」

大陸多家農村銀行近期推出針對低收入群體和老年人的特殊貸款產品,以協助他們補繳養老金或提高養老金繳費水平,引發社會對老人債...

黃仁勳:中共軍方不太可能採用輝達AI晶片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13日接受CNN訪問,在談及華盛頓對美國科技輸華引發的擔憂時說,大陸軍方將避免使用美國科技,以免承擔使用...

大陸智駕工程師 需求最迫切

在大陸汽車業轉型升級浪潮下,央視新聞指出,未來幾年大陸將面臨新能源汽車領域達上百萬的人才缺口,尤其是智駕工程師的需求最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