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主逃稅被盯上!陸查360餘起逃稅案 補稅逾123億元

在大陸「十四五」收官之際,大陸稅務部門強調,持續強化對高收入人群的稅收監管,重點鎖定明星、網紅等對象。自2021年以來,已查處網絡直播主偷逃稅案件逾360起,查補稅款超過人民幣30億元。(圖/取自中國網)
在大陸「十四五」收官之際,大陸稅務部門強調,持續強化對高收入人群的稅收監管,重點鎖定明星、網紅等對象。自2021年以來,已查處網絡直播主偷逃稅案件逾360起,查補稅款超過人民幣30億元。(圖/取自中國網)

在大陸「十四五」收官之際,大陸稅務部門強調,依法從嚴打擊職業化、跨區域涉稅違法行為,持續強化依法納稅意識,同時,強化對高收入人群的稅收監管,重點鎖定明星、網紅等對象。自2021年以來,已查處網絡直播主偷逃稅案件逾360起,查補稅款超過人民幣30億元(約合新台幣123億元)。

大陸國家稅務總局局長胡靜林28日在國新辦「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記者會上稱,「十四五」時期,大陸稅務部門累計徵收的稅費收入預計將逾人民幣155兆元,占全口徑財政收入的比重已達80%左右。

胡靜林指出,「十四五」時期,大陸推出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預計達人民幣10.5兆元,辦理出口退稅預計逾9兆元,有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向好而行、向新而進。而2024年個稅滙算中享受專項附加扣除的人數達1.19億人,較2020年初次滙算增長55%,減稅金額增長156.5%,由2020年的1,160億元增加至近3,000億元。

他又提到,「十四五」以來,稅務部門共依法查處違法納稅人6.21萬戶,挽回各類稅款損失人民幣5,710億元,持續曝光各類典型涉稅案件超過1,500宗,全社會稅法觀念和維護法治公平的意識明顯增強。而截止今年上半年,大陸全國涉稅經營主體突破1億戶,較2020年淨增加3,000萬戶,顯示出中國市場活力足、韌性強。

另,大陸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蔡自力說,從2021至2024年度個稅申報數據看,年收入居前10%的群體,繳納的個稅佔比約九成;綜合所得年收入12萬元以下的個人,滙算後基本毋須繳稅。由此反映出「高收入者多繳稅、中低收入者少繳稅或者不繳稅」的個稅調節收入分配作用的效應持續顯現。

他還提到,大陸國家稅務總局還以精準監管促進遵從,堅決依法嚴查偷逃稅,累計曝光60餘起網絡直播主、文娛領域從業人員偷逃稅案件,在警示震懾中強化依法納稅觀念。從今年剛結束的個稅匯算看,有超過1億的納稅人依法申請退稅1300多億元,還有700多萬納稅人自行依法申報補稅480餘億元。

另一名大陸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王道樹則表示,在查處違法方面,緊盯重點人員,依法查處了一批包括網絡主播、明星藝人在內的高收入人員偷逃稅案件。其中,2021年以來,查處網路主播偷逃稅案件達360餘起,查補稅金30多億元。

王道樹說,同期,稅務部門累計查處騙取及違規享有稅費優惠案件2.18萬起,查補稅款269億元。自2024年以來,稅務部門緊盯團夥犯罪,對職業化、網絡化、跨區域涉稅違法加力狠打,共查處779個職業化犯罪團夥,對9734名犯罪嫌疑人採取強制措施,838人主動投案自首。

繳稅 查處 人民幣

延伸閱讀

上海人工智能大會 兩岸邊緣AI合作掀起話題

陸工業6月利潤失色 降幅收窄

大陸回應大罷免失利…陸委會批:缺乏民主經驗還說三道四

大陸女細數香港5大問題 斥「像死城一樣」:不會再來了

相關新聞

獨家磋商已過 長和:售港案擬邀陸資加入

巴拿馬港口出售案出現最新進展。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的長和集團昨日在官網發布,出售巴拿馬港口的獨家磋商期已屆滿,集團仍在與財...

陸藥企巨頭恒瑞醫藥奪3,700億大單 H股收漲24.5%…刷新上市來紀錄

大陸創新藥對外授權交易(License-out)熱潮持續,大陸藥企巨頭恒瑞醫藥昨(28)日公告,與英國知名藥企葛蘭素史克...

上海世界AI大會 首設兩岸展區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26日起在上海登場,今年有英業達、日月光等10家兩岸科技企業,首次以「兩岸AI融合發...

陸3大電信商 推最新原創成果

在上海舉行的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大陸三大電信商紛紛推出自身最新的AI原創成果和應用進展,從算力、大模型、具身智...

人工智能…大陸已發布1509大模型 全球最多

大陸目前已發布1509個大模型,在全球已發布的3755個大模型中數量位居首位,中國人工智能技術化產業發展有望迎來新的突破...

上海工商聯人工智能專委會 成立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2025大模型論壇27日在上海舉行。論壇現場,上海市工商聯人工智能專委會正式成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