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蠻攀登「野長城」亂象愈演愈烈 「快踩塌了」

河北張家口青邊口長城沿線的榆葉梅近期進入花期,雖尚未盛放,已吸引大批遊客前來觀賞。現場可見長城腳下道路兩側停滿了大小車輛,已呈碎石狀的城牆上擠滿了人,僅一座殘存的、半坍塌的敵台上就站了20餘人。一位目擊者驚呼:「敵台快被踩塌了!再不保護就消失了!」
青邊口長城屬於未開發長城,即「驢友」所稱「野長城」。相較相較於八達嶺、慕田峪等成熟景區,這類未經修繕的長城段落對戶外愛好者具有特殊吸引力。在社交平台攀爬「野長城」視頻廣泛傳播下,熱度持續上升。
但依據中國法律,攀爬未開發長城造成長城損毀且構成犯罪的,將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但執法實踐與法律規定之間存在明顯落差。
●野蠻攀爬 踩踏敵台
今年3月底,就職北京一家文化傳播公司的趙女士與友人前往懷柔黃花城長城。黃花城長城地處北京市懷柔區西南部的九渡河鎮,屬於未開發長城段落。
依據小紅書視頻攻略指引,趙女士一行駕車抵達鷂子峪。鷂子峪是坐落于黃花城長城腳下的二道關村的一座古堡。趙女士等人從村子西頭一個路口開始爬山,沿著一條通往南邊山上的山溝半小時後登上山脊,此處便是黃花城長城所在。山脊上的長城僅存破碎的石牆和碎石路面,但仍給趙女士帶來強烈震撼。
趙女士回憶說:「山脊上遊客密集,擁擠在一塊,連通行都極為困難。」此次是趙女士第一次攀爬「野長城」,此前她並不知曉未開發長城禁止攀爬。回顧此次經歷,她也對大量遊客野蠻攀爬、踩踏處於原始破敗狀態的長城可能造成的破壞表示擔憂。在長城上,她目睹了這樣一幕:部分遊人攀爬至長城最高處敵台拍照,一名男士站在敵台上,為方便拍攝,將腳下一塊長城磚撿起扔向了一邊。
箭扣長城位於北京市懷柔區西北部的八道河鄉境內,因其多坐落於懸崖峭壁,以險、奇、峻、秀的獨特風貌,在戶外愛好者群體中具有較高的知名度,甚至被視為「聖地」,全年吸引大量攀爬者前往。而雁棲鎮西柵子村地處箭扣長城腳下,成為攀登箭扣長城的重要入口。
西柵子村村口立著醒目的告示牌,寫有 「保護長城 人人有責」、「未開放長城 禁止攀登」。61歲的村民陳東(化名)表示這段長城地勢險峻,節假日以及周末來攀爬的人很多,甚至大雪紛飛之時,也會有一些人為拍雪景慕名而來。但以往每年幾乎都有人員死傷。
●偷竊城磚 擅自售賣
攀爬者眾多也給長城保護帶來一系列問題。陳東稱,過去曾有遊客偷竊長城磚,甚至有人專門尋找帶字的城磚擅自用於售賣。自「長城保護條例」實施後,此類破壞行為變少了,但大規模遊客的湧入仍對長城造成損害。一輛大巴車就載來五、六十人,大量遊人的踩踏致使部分牆體坍塌,有時候還發生兒童隨意拋擲長城磚的情況。
西柵子村黨支部書記盧天祿表示,鑑於箭扣長城游客流量龐大,村裡配備了27名長城保護員。他們的工作涵蓋清理遊客丟棄的垃圾,制止搬磚、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以及清除長城上的塗畫。盡管村口設有欄杆,但對遊客的管控並不嚴格。若遊客聲稱前往農家院,做好登記便能進入,「當前是採取疏堵結合的策略,控制一定的流量,但也不好太嚴格阻擋。」
隨著遊客增多,西柵子村的經濟結構也發生了變化。過去村民主要依靠務農和打工維持生計,如今村裡開設了十多家民宿。盧天祿稱,遊客的到來為村民帶來了收入,若切斷這條收入來源,村民必然不滿。
●巡檢員有限 難管控
黃花城長城腳下的二道關村村書記呂東升說,近五、六年以來,前往黃花城長城攀登的人員數量持續增加。目前,村裡安排了數名長城保護員值守,但管理工作面臨諸多困難。呂東升舉例,清明節前後,攀登長城的人數一天可達一、兩千人,部分攀爬者會以進村參觀為由,繞過卡口進入。由於長城保護員人數有限,難以有效管控。
北京建築大學教授、北京長城文化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湯羽揚認為,公眾對長城的熱愛值得尊重,關鍵在於有效引導而非強制禁止。她以箭扣長城為例指出,大量攀爬行為加速了本就脆弱的長城損壞。湯羽揚團隊近年完成了大莊科長城的修繕工作。她說,實踐表明科學加固能降低人為踩踏對長城的損害。
目前北京500餘公里長城中,景區開放比率僅5%。湯羽揚建議,開放的部分可提升至10%,並探索多元化開放模式。她同時強調,對存在安全隱患、管理救援能力不足的段落,應維持封閉管理。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