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高雄光電場遭偷3天報案碰壁 業者自力逮4賊控警方吃案

台股重挫2065點!台積電、鴻海一路跌停價 投顧提醒:別急著加碼攤平

飼主遛狗未牽繩…疑混種比特犬咬傷男童縫16針 鄰怒控:前科累累

聯合報社論/關稅戰跟大陸比慘,是在掩蓋執政無能

川普在其所謂「解放日」的4月2日,宣布百年來「最大規模的關稅計畫」。 路透
川普在其所謂「解放日」的4月2日,宣布百年來「最大規模的關稅計畫」。 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選定四月二日為美國「解放日」點燃關稅戰,火燒全世界。賴政府慌亂無措,神隱一天後,行政院長卓榮泰終於出面道歉,提出總經費八百八十億的九大面向、二十措施因應方案,並邀朝野共商國是。但對策空泛,業者質疑沒打到痛點,無濟於事;在野黨也懷疑,民進黨還在宣講大罷免,朝野如何共商國是?

美國對台課徵卅二%關稅,若以去年我國對美出口金額推估,約有逾千億美元出口將被課高關稅,包括自動資料處理機、電腦零附件、印刷電路板等產業受傷慘重。儘管美國對台貿易逆差主要來源是半導體和電子業,但高關稅大刀砍下去,傷的最重的卻是傳統產業及資通業。業者自嘲,台灣產業未來只有「半導」及「全倒」的差別。但川普又預告,對等關稅豁免的晶片將很快跟進課稅,「半導」台灣恐怕還是躲不掉。

面對關稅風暴的各種反應中,最可悲又可笑的是,眼見台灣產業將受重創,綠營馬上帶風向轉移焦點,以東南亞各國都被課重稅,說川普劍指中國。綠營顯然忘了,因「新南向」政策而移向東南亞的台商,也身陷關稅風暴重災區。

美國將對中國大陸課徵三十四%關稅,若疊加稍早的二十%,關稅將高達五十四%。美國同時也拉高東南亞多國的稅率,最重的是柬埔寨四十九%,其餘依次是寮國四十八%、越南四十六%、泰國三十六%、印尼三十二%。此舉顯然是要粉碎越南等國採取的「中國加一」策略,將大陸商品經由東南亞轉銷美國的「洗產地」管道一網打盡。綠營名嘴見縫插針,指這才是這局關稅戰的核心。但台灣包括「電子五哥」都在東南亞投資設廠,也深受其累。

台商遷離大陸,前進越、泰等國設廠,與政府力倡「新南向」有關。前總統蔡英文從二○一六年開始推動新南向政策,二○一八年美中貿易戰爆發,更加速大陸台商遷移。二○二四年前三季,台灣對東南亞投資金額七十七點九億美元,已占台灣整體對外投資比重十七點三%,為對大陸投資額的二點三倍。川普極力斬斷中國「洗產地」管道,台商也是關稅海嘯第一排的重災戶。

蔡英文執政後,台灣全面倒向美國,造成台美貿易逆差擴大而遭川普課以重稅。即便台積電陸續宣布赴美投資一千六百多億美元,但投名狀並未換得公平待遇。如今不僅台灣主要貿易競爭對手南韓、新加坡稅率都比我們還低,連移往東南亞的生產基地都遭重稅伺候。難怪業者哀怨道,真是「搬了個寂寞」,不會再搬了。

北京已經反擊,宣布將對美國所有進口加徵三十四%關稅;大陸經濟也許仍會受傷不輕,但至少它有廣大的內需市場可以緩衝。何況川普新政破壞盟邦信任,大陸甚至可藉此爭取新夥伴形成「抗美聯盟」。台灣是小島,不靠外貿靠什麼?綠營用「大陸我們慘」來安慰百姓,其實是轉移焦點,掩蓋綠色執政的無能。套句流行語,不是笨就是壞,後者成分居多。

卓榮泰倉皇應變,用的還是大撒幣的老招;所謂九大面向、二十項協助方案,無非是匯整現成的措施,全是老調重彈、空洞蒼白。台積電三兆多元的投資都被川普端走了,賴政府用八百八十億特別預算因應這場經濟海嘯,恐怕是杯水車薪。美國加徵關稅九日生效,與美方交涉大限只剩不到一周,台灣當務之急是搶先獲得交涉權,且想好「派誰談、何時談、拿什麼談」。如果以為唱衰中國,拉大陸墊背,就可以繼續搞大罷免,這未免太司馬昭之心。

社論

延伸閱讀

下驅逐令?川普政府誤發電郵要烏克蘭人離美 收信者當場崩潰

受川普25%加徵關稅影響最小的美國汽車有哪幾台?

川普關稅衝擊…3學者籲放手匯率縮減順差 央行:市場供需決定

陸祭關稅反擊美 將打擊川普農業票倉?報告:須面對選民壓力

相關新聞

聯合報社論/看看南韓這面鏡子,民進黨不覺慚愧嗎?

經過四個多月的政治動盪及歹戲拖棚,南韓憲法法院四日在大批尹錫悅支持者的抗議聲中,以八比零一致通過國會對尹錫悅總統的彈劾案...

聯合報社論/關稅戰跟大陸比慘,是在掩蓋執政無能

美國總統川普選定四月二日為美國「解放日」點燃關稅戰,火燒全世界。賴政府慌亂無措,神隱一天後,行政院長卓榮泰終於出面道歉,...

聯合報黑白集/好想司法贏南韓

違憲宣布戒嚴的南韓總統尹錫悅,經憲法法院全票通過彈劾下台,南韓司法守住了民主底線。看看台灣司法臣服當權者的種種怪象,台灣...

聯合報黑白集/笨蛋,問題在政府

大罷免宛如賴政府的國策,民進黨傾全力「抗中保台」,完全沒料到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大戰,已成台灣的國安危機;行政院長卓榮泰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