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霧瀕危霜毛蝠再現 無尾葉鼻蝠進駐蝙蝠屋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公布去年蝙蝠調查成果豐碩,一度以為絕跡的霜毛蝠,暌違18年後再次被發現,此外,蝙蝠屋並首次記錄到珍貴稀有保育類台灣無尾葉鼻蝠,生態人員為之雀躍。
雪管處2008年在觀霧地區進行2年的蝙蝠族群調查,2012年起進行蝙蝠物種多樣性監測工作,雪管處今天公布,去年8月初與中原大學副教授陳怡寧合作調查時,捕捉到霜毛蝠幼公蝠,研究人員戴上翼環釋放。
雪管處指出,台灣似乎是霜毛蝠分布的最南界,首次紀錄1952年在台中市東勢馬鞍寮的1隻死亡雄性個體,後來超過半個世紀,未再有任何捕捉紀錄,直到2006年東海大學教授林良恭團隊在雪霸國家公園觀霧遊憩區捕獲1隻雌性霜毛蝠,期間國內學者甚至認為牠們已經在台灣消失,暌違18年後再度在觀霧現蹤。
而2010年7月在新竹市的一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廢棄廠區的煙囪裡,首次發現霜毛幅的集,當時霜毛蝠大約700隻,而且是由懷孕母蝠組成的生殖群,每年大約4月前後飛抵,秋天來臨之前全數離去,牠們飛到何處度冬目前仍不得而知。
觀霧地處頭前溪上游,且地形地勢上與新竹市區並無明顯阻隔,觀霧地區兩次捕獲霜毛蝠皆於8月,雪管處將監測持續記錄,了解霜毛蝠是否屬於冬季會往高海拔遷移度冬的蝙蝠,及雪霸園區是否為霜毛蝠的度冬場所。
此外,雪管處2009年在雪見遊憩區建造國內首座大型蝙蝠屋,去年調查人員架設紅外線自動相機,發現幾隻台灣無尾葉鼻蝠在夜間飛進飛出短暫停留,把大蝙蝠屋當做覓食空檔的休息站(夜間棲所),牠倒掛棲息時一隻腳勾住屋頂天花板,另一隻腳則忙著理毛抓癢、清潔身體和翼膜,排泄及小睡片刻,咬著蛾類及盲蛛進來享用,這也是國內首次台灣無尾葉鼻蝠利用蝙蝠屋的記錄。
雪霸處指出,台灣無尾葉鼻蝠為台灣唯一的保育類食蟲蝙蝠,數量稀少且分布不普遍,主要棲息在低海拔的天然洞穴或廢棄碉堡、隧道與防空洞,觀霧與雪見每年均有少量的調查紀錄,可能是垂直分布上限。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