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快速通關」上路了!一站式通關台灣列優先對象,申請步驟與新功能1次看

赴日自由行的台灣旅客有福了!日本政府自2025年4月起正式啟用「入境事先確認」制度,讓外國旅客在出發機場等待期間,即可完成多數入境程序。未來只需簡單確認身分就能快速通關,縮短入境等待時間,其中「台灣旅客」為首波適用對象,大幅提升赴日旅遊便利性,也達成「台日友好」的良好關係。
日本三大國際機場導入自助快速通關機 實現「一站式通關」
新制將於 羽田、成田、關西三大國際機場 首度全面實施。只要旅客於出發前使用「Visit Japan Web」網站完成註冊與資料輸入,包括護照資訊、住宿地址、航班編號、入境目的與海關申報等,抵達日本後便能掃描 QR code,自助完成入境審查與報關程序,無需繁瑣紙本填寫,真正實現一站式通關。
日本快速通關:Visit Japan Web 步驟全解析,輕鬆五步驟搞定入境申請
以下將詳細介紹如何使用「Visit Japan Web」進行入境申請,並提供步驟解析,協助您輕鬆完成相關程序。
一、註冊並登入 Visit Japan Web
1.設定語言
首先,前往 Visit Japan Web 官方網站。在登入頁面,您可以從下拉式選單中選擇偏好的語言,包括日語、英語、中文(繁體)、中文(簡體)、韓語和越南語。 
2. 建立新帳號
點擊「建立新帳號」後,您需要閱讀並同意使用條款和個人隱私權條款。接著,輸入有效的電子郵件地址和設定密碼。密碼需包含至少10個字元,並包括大寫字母、小寫字母、數字和符號的組合,例如:Abc123456+。完成後,系統會發送一封驗證郵件到您提供的電子郵件地址。請檢查您的收件匣,點擊郵件中的驗證連結以完成帳號的建立。
3.登入系統
帳號建立完成後,返回登入頁面,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和密碼進行登入。登入後,您將進入主頁面,開始進行入境手續的相關操作。
二、登錄個人資料
1. 填寫本人資料
在主頁面,點擊「本人資料」以填寫個人資訊。您需要輸入以下資料:
• 姓名(與護照一致)
• 出生日期
• 國籍
• 性別
• 護照號碼
確認所有資訊無誤後,點擊「登錄」以保存資料。
2. 新增同行者資料(如適用)
如果您與家人或朋友一同旅行,您可以在「本人資料」中新增同行者的資訊。點擊「新增同行者」,並輸入他們的個人資料。這樣可以在後續的手續中一併處理所有同行者的入境手續。
3. 登錄入境、回國預定
三、新增旅遊行程
返回主頁面,點擊「新增登錄」,選擇「登錄入境、回國預定」。您需要填寫以下資訊:
• 旅行名稱:為此行程設定一個名稱,方便日後管理。
• 預定抵達日本日期:選擇您預計抵達日本的日期。
• 航空公司名稱與航班號碼:輸入您搭乘的航空公司名稱和航班號碼。
• 在日住所:輸入您在日本停留期間的住宿地址,可以使用郵遞區號自動填寫。
如有同行者,請勾選他們的姓名,以將此行程與他們關聯。確認所有資訊無誤後,點擊「登錄」。
四、填寫入境卡與海關申報
1. 外國人入境紀錄(入境卡)
在主頁面,選擇剛剛新增的旅遊行程,進入「外國人入境紀錄」以填寫入境卡。您需要提供以下資訊:
• 現居國家及城市:輸入您目前居住的國家和城市名稱。
• 入境目的:選擇您此次赴日的目的,例如觀光、商務等。
• 預計停留時間:輸入您預計在日本停留的天數。
完成後,系統將生成入境審查用的 QR 碼,請妥善保存。
2. 攜帶品、後送物品申報(海關申報)
接下來,點擊「攜帶品、後送物品申報」進行海關申報。您需要回答以下問題:
• 職業:輸入您的職業。
• 抵達日本日期及出發地點:確認您的抵達日期和出發地。
• 攜帶品數量:申報您攜帶的物品數量,例如酒類、香菸、香水等。
完成後,系統將生成海關申報用的 QR 碼,請妥善保存。
注意:如果您與同行者共同攜帶物品,僅需其中一人填寫此申報即可。
五、準備出發與通關流程
儲存並備份 QR 碼
在出發前,建議您將生成的入境審查和海關申報 QR 碼截圖保存,或將其列印出來。這樣可以在抵達日本時快速出示,避免因網路問題而無法調出。
日本快速通關新功能搶先看:免稅 QR Code 上線
除了入境與報關程序外,Visit Japan Web 也新增「免稅 QR code」功能。旅客只需掃描護照上的上陸許可貼紙,即可在部分支援的商店購物時出示 QR code,無須再掏出護照。不過,目前支援商店仍有限,建議仍隨身攜帶護照備用。
赴日本旅遊更輕鬆 快速通關提早準備更安心
隨著 Visit Japan Web 系統的全面升級,日本入境手續將朝向更加數位化與高效率邁進。建議旅客出發前至少 提前6小時 完成線上登記,避開抵達時的等待與手忙腳亂,讓旅程從機場開始就順利又輕鬆!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