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桿菌
每天清洗也不見得乾淨 研究揭廚房1物近9成藏有大腸桿菌
幾乎每個家庭的廚房都會有一到兩條的擦拭巾,這些毛巾看似乾淨,但其實藏汙納垢,有研究發現擦拭巾是廚房最多細菌感染的兩個區域其中之一,也有研究發現將近九成的擦拭巾上有大腸桿菌,專家建議每天清洗擦拭巾,如...
家中最髒不是馬桶?專家點名「這家具」細菌量高出75倍 養毛孩更危險
以為家中最髒的地方是廁所?近日英國一份最新研究顛覆大眾對衛生死角的認知。英國一項微生物調查驚人發現,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觸的沙發,其細菌含量竟比馬桶座墊還高出約75倍,成為家中名副其實的「細菌溫床」。特...
大腸桿菌、諾羅病毒 食物中毒常見2「禍首」!上吐下瀉糞便見血速就醫
夏日是細菌孳生的季節,常發生腸胃炎或食物中毒事件。醫師提醒,天氣炎熱時,要注意食品衛生安全,包括食物保存、個人衛生及廚具的清潔等,做好必要防範,遠離食品中毒及腸胃炎威脅。如果出現腹瀉、腹痛、嘔吐、糞...
健康主題館/注意食品衛生 遠離腸胃炎威脅
夏日是細菌孳生的季節,常發生腸胃炎或食物中毒事件。醫師提醒,天氣炎熱時,要注意食品衛生安全,包括食物保存、個人衛生及廚具的清潔等,做好必要防範,遠離食品中毒及腸胃炎威脅。如果出現腹瀉、腹痛、嘔吐、糞...
注意食品衛生 遠離腸胃炎威脅
夏日是細菌孳生的季節,常發生腸胃炎或食物中毒事件。醫師提醒,天氣炎熱時,要注意食品衛生安全,包括食物保存、個人衛生及廚具的清潔等,做好必要防範,遠離食品中毒及腸胃炎威脅。如果出現腹瀉、腹痛、嘔吐、糞...
泰迪熊細菌量是「馬桶坐墊的兩倍」!醫指可能引發感染疾病
不少孩子將泰迪熊等絨毛玩具視為生活中的重要夥伴,日夜相伴。但一項研究顯示,這些看似無害的毛絨玩具暗藏的細菌量是普通馬桶坐墊的兩倍,應引起家長警覺。根據《每日郵報》報導,英國一間床墊公司的研究團隊採集...
冰和水可能遭汙染?飛機上用餐 注意4點保安全
飛機上提供的餐點,在食藥局監督下,大致安全無虞,但畢竟在密閉空間數百人同時用餐,為保徹底安全,專家建議注意4點:一、盡量避免生食或冰凍冷藏過的食品。食藥局公衛局長丹飛(Jen Dunphy)說,奶製...
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 3年來首例
國內出現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為三年來首例。衛福部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指出,個案是南部一名未滿十歲女童,發病前未食用生菜或生肉,但曾喝小型業者加工羊乳,但經抽驗羊乳未發現致病菌,目前感染源待釐清。...
3年來首例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 女童曾喝羊奶感染源待釐清
國內出現3年來首例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衛福部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說,該個案為南部一名未滿10歲女童,發病前沒有食用生菜或生肉,但曾飲用私人處理羊乳,經衛生單位檢驗羊乳為陰性,感染源待釐清;昨已邀...
廚房海綿細菌量竟與糞便相當!專家建議不如改用它
大多數家庭的廚房都備有海綿菜瓜布,用來清洗碗盤。然而,研究顯示,這些海綿可能成為細菌溫床,因為它們溫暖、潮濕,且富含食物殘渣,為微生物提供了理想的生長環境。 2017年,德國富特旺根大學微生物學家M...
香港3醫師疑染「漢堡病」釀1死 醫揭3症狀:盡速就醫
香港瑪嘉烈醫院近日疑似出現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集體感染,並已有3名醫生先後染病,其中一名30多歲腫瘤科醫生於2月4日發病,2月6日入院治療,但於2月7日不幸死亡。對此。台北榮總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部主任...
香港某醫院爆「大腸桿菌感染」 3醫師先後發病1人住院次日亡
香港一間醫院爆發大腸桿菌感染,三名醫師上周受感染先後出現相應症狀,其中一名醫師住院後翌日離世。事發在香港瑪嘉烈醫院,爆發的是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群組,三名腫瘤科醫師二月四日至二月十日間,先後出現發...
毛巾多久洗一次?用錯恐成病毒培養皿 連水溫都有講究
一項調查顯示,有人用完毛巾、浴巾就吊在浴室晾乾,1年才洗1次,似乎不太衛生,但大浴巾天天用完就洗又很麻煩,那麼到底多久洗一次才對?專家建議最好1周洗1次毛巾人們平常用來擦乾身體的毛巾浴巾,使用過程中...
顯微鏡下看到皮蛋有寄生蟲?專家指皮蛋會被污染只有一情況
你可以先知道: (1)傳言影片 28 秒處明顯跳接,剪接過的影片就無法排除移花接木的可能性。 (2)傳言未說明樣本皮蛋的來源,無法得知傳言是指個案或是普遍情況,且國際上查無皮蛋有寄生蟲的調查或研究報...
宜蘭河美福大排水質測站遭撤 議長要求持續監控
宜蘭河支排美福大排的水質監測站,去年測得大腸桿菌群達38萬(CFU/100mL)今年卻撤站,無法得知數據變化,議長張勝德要求持續監控。環保局表示,會編列經費明年繼續監測。宜蘭縣議會議長張勝德今天在議...
淡水河菌落數超標?北市環局:比愛河低
台北市府斥資18億打造河岸經濟,議員質疑,近2年淡水河大腸桿菌平均菌落每百毫升45萬CFU,嚴重超標且對市民健康造成危害。環保局回應,淡水河北市端的大腸桿菌群應比愛河低;學者認為,流域水質整治關鍵,...
檢測陰性!美麥當勞肉餅非大腸桿菌來源 本周恢復販售四盎司牛肉堡
速食連鎖巨擘麥當勞四盎司牛肉堡日前傳出疑似受到致命大腸桿菌汙染,導致遍及全美13州、75起通報病例與1人死亡。不過,科羅拉多州衛生當局27日表示,經過檢測,四盎司牛肉堡肉餅並非大腸桿菌源頭,麥當勞也...
雙十一要注意!陸婦人眼部得帶狀皰疹 竟因「拆完包裹沒洗手」
隨一年一度購物節「雙十一」開跑,不少民眾開始下單購物。但專家提醒,拆快遞後不洗手,可能導致帶狀皰疹、腹痛腹瀉,呼籲消費者要養成拆完快遞後立即洗手消毒的習慣,以防止潛在的病原體感染。大陸央視新聞報導,...
美國麥當勞漢堡染大腸桿菌釀1死 台灣麥當勞聲明:原料不同
美聯社廿二日報導,美國麥當勞的四盎司牛肉堡遭致命大腸桿菌汙染,造成至少十州、四十九人食物中毒,其中一人死亡,十人住院。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表示,死亡案例是科羅拉多州一名老年人,另一名兒童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