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堂妹貼文掀波 蔡阿嘎向家人鞠躬道歉:我不是嘉義阿賢

日治時期

台中百年港尾永興福德祠土地回歸名下 盧秀燕贈匾祝賀

百年歷史的台中港尾永興福德祠,廟地過去因歷史變遷等因素陷「無主土地」危機,在信眾與地方仕紳奔走下回歸法人名下,今舉行土地回歸記誌紀念碑揭碑慶典,市長盧秀燕到場頒贈「百年福德正神」匾額,感謝廟方長年對...

地方

國美館常設展聚焦台灣美術300年 清代作品展出

以逾2萬件典藏為基礎,國美館即日起推出新常設展「時代印記─國美典藏常設展」,以編年方式勾勒18世紀以來台灣美術發展的歷史脈絡,清代台灣書法家林朝英作品也於其中展出。國立台灣美術館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

生活

新竹最大素食辦桌福宴!為東寧宮地藏王菩薩佛誕封街賀壽

文/ 王昱登攝影/Alf Wang農曆七月最後一日,東寧宮前封街禁止車輛通行,在馬路搭了連綿的拱帳,數百張紅桌於街道上依序排開,佛經的誦唸聲與流水席的熱鬧吆喝聲響迴盪在街道之間。這是新竹市最盛大的素...

琅琅悅讀

中一中解封日治骨董物理實驗儀器 師生一窺科學軌跡

台中一中物理實驗室封藏一批骨董實驗器材,日治時期保存至今,因時代、課綱轉變,有的儀器現僅以圖片在課本呈現,師生著手整理並撰寫展覽手冊,塵封儀器再亮相,一窺近代科學軌跡。在日治時期就已立校的台中一中,...

文教

日治台灣美術史上地位崇高的藝術大師:洪允權──#名單之後159

文/ 李維漢(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研究生)洪允權 入選 府展第2、3、6回北斗郡二林庄,一個因為濁水溪改道而逐漸沒落的所在,這裡是風頭水尾,水稻種植困難,每到東北季風來的時候,總是寒風颯颯,...

琅琅悅讀

文史控的天堂!飽藏臺灣文獻的閱讀秘境:台南新營文化中心圖書館

近年來地方學盛行,從小學的鄉土教育課程、國高中的探究與實作,至社區發展協會的活動,都可以見到俗諺、古地圖、口述訪談等文獻史料的應用。除了向老一輩尋訪這些過往歷史,其實在圖書館也能挖出不少寶藏!本次走...

琅琅悅讀

從漫畫《乞丐頭與貓老大》看台灣百年前的社會邊緣人

時間過得飛快,《集合》出版邁入第三年,第十三集也已於三月初與大家見面!本集《乞丐頭與貓老大》的故事取材自日治時期的慈善先驅——施乾的事蹟。施乾出身富裕,卻因目睹街頭行乞者的困境而放棄優渥生活,創立「...

琅琅悅讀

明日朝陽照逝水:南山公墓長眠的青年畫家高均鑑──#名單之後156

文/ 林晏(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高均鑑 入選 臺展第3、4回「時間是一條河,生命在河中載沉載浮……面對滾滾東去的逝水,我們不能令河水洄流,但永遠可以期盼朝陽。」——張香華《明日朝陽照逝水》...

琅琅悅讀

師承林玉山、裱具店見習的畫家:楊萬枝──#名單之後155

文/ 林榮燁楊萬枝 入選 臺展第9回;府展第6回根據蔡榮順與高穗坪的調查,嘉義市在日治時期至少出現過六家裱褙(具)店,即:(一)林耳主持(林玉山之父)、蔣才、蔡騰祥主畫的風雅軒、(二)蒲嬰主裱兼畫(...

琅琅悅讀

反共義士與烈士 命運大不同的赴中台籍兵

在台灣提到老兵,一般都想到1949年左右從大陸來台的軍人。其實台灣老兵還有許多被遺忘的樣態,近來一本《老兵的台灣史》就以歷史為縱軸,集合1949前後10年間無奈流轉於東亞各戰場的老兵故事,其中一大類...

聯合報

日治時期台灣觀光旅遊指定KOL畫家:中原正幸──#名單之後154

文/ 張琬琳(臺灣文學基地文學創新小組召集人)中原正幸 入選 臺展第6、7、8回;府展第1、2、5回日治時期,隨著殖民現代化的建設和經濟的發展,觀光旅遊的風尚逐漸成形。總督府推廣臺灣觀光,藉由展示在...

琅琅悅讀

台中新社櫻花正盛開 櫻花鳥森林賞花也賞鳥人潮現

全台瘋賞櫻,台中新社櫻花已盛開,櫻花鳥森林賞花也可賞鳥出現人潮,新社最有名的白冷圳是日治時期由磯田謙雄工程師所修建完成的灌溉水圳,是當時東北亞最有名的水利工程,白冷圳全長16.6公里,景色最漂亮的一...

地方

日治年代,畫家身兼模特的神祕女大生:陳雪君──#名單之後152

文/ 林毓晴(政治大學歷史所畢)陳雪君 入選 臺展第6、7回1931年10月17、18日,參加第五屆臺灣美術展覽會(簡稱臺展)的參賽者們陸續將畫作搬入審查會場,東洋畫部的參賽者中有位名叫陳雪君的女學...

琅琅悅讀

裸女、火山、瓦牆 :梅原龍三郎的東方主義──#名單之後151

文/孫淳美(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助理教授)梅原龍三郎 審查員 臺展第9-10回梅原龍三郎(1888-1986)常被認為是郭柏川(1901-1974)的日本老師,源自二人1930年代末戰爭時同在北...

琅琅悅讀

長知識!北市鄉土教育中心特展…探索清領至今百年教育史

寒假還有一周時間,北市鄉土教育中心與萬華在地文史工作者合作即日起至3月16日推出「台灣百年教育-文具與教科書」特展,展示從清領至現今台灣教具與教科書,包含早年書院用讀書本、數學課用大算盤、中華民國「...

文教

北投石傳可治病、日皇太子曾親訪 為何如今難再生成?

台北市北投溫泉命脈北投溪出產具放射性鐳元素的北投石,為全球唯一以台灣地名命名的礦石。坊間流傳北投石可消除疲勞、預防心血管疾病,連日本皇太子曾親訪勘查,不時有民眾爬溪床撿拾,甚至深夜全副武裝開採。政府...

聯合報

倒數4天!80年好滋味新大同飲食24日熄燈 新竹人排隊致敬

新竹市舊城區大同路上的新大同飲食店,在地經營已超過80年,還拿下第一屆500碗小吃,不過近來店家貼出營業到1月24日的結束營業公告,讓在地人大嘆不捨,每天都有饕客大排長龍把握最後品嘗美食的機會,也有...

地方

人生逆轉學/痛苦更甚共匪之女 藍芸若出嫁報恩被家暴

編按:人生必有風雨,端看個人所遇風雨大小,又如何承受面對。聯合報數位版推出「人生逆轉學」專欄,邀請各行各業知名人士分享他們曾遇的人生逆境,看他們曾流過的淚,又如何在黑暗中找光亮,把風雨化甘霖。歡迎訂...

聯合報

南投深山曾有幼稚園 林業署調查望鄉山林場史料

日治時期南投縣信義鄉望鄉山林場海拔約2500公尺,因伐木事業建有神社、木造建築聚落,戰後更興建工廠、餐廳、理髮廳、幼稚園、宿舍群,雖然伐木結束,林業史料仍值得珍惜。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去年...

地方

使水彩點綴人生的臺灣蛇博士:山口謹爾──名單之後#146

文/ 余怡儒(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碩士)山口謹爾 入選 臺展第1回日治初期,治臺時間不久的日本官員,積極探索臺灣山林資源之外,亦對台灣濕熱氣候造成的蛇類動物繁多、蛇類咬傷案件頻傳等狀況,感到十分棘手...

琅琅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