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3名成績入學…18歲儀隊女高中生慘遭前男友刺死 校方錯愕
負壓隔離病房
台南護理師賴榆顓獲閃亮新人獎 鄭琇珊也榮獲部頒優良獎
衛生福利部自所屬26家醫院護理人員中選拔「優良暨資深典範護理人員」,昨天在台北頒獎。台南胸腔病護理師鄭琇珊榮獲「優良獎」、賴榆顓護理師獲「閃亮新人獎」。胸腔病院表示,鄭琇珊多年來堅守臨床第一線,無論...
對抗新興傳染病 新北聯醫負壓隔離病房整建完工啟用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三重院區2003年為了對抗SARS,花了18天改造院內負壓病房,更在新冠疫情期間肩負重任。新北市府、中央補助,加上院方自籌,總計斥資5430萬元重新整建,將舊有負壓隔離病房空間再造3...
高雄大同醫院換人經營 醫護反彈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經營權易手引發風波,高雄醫學大學營運15年約滿後,明年起由長庚接手,引發大同醫護強烈反彈,求市府保障工作權。衛生局點名高醫大經營缺失,包括疫情期間未設標準負壓隔離病房,且無夜間兒科、...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換手經營惹風波 醫護高喊要真相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經營權換手引發醫護不滿,今天下午2時200多名醫生、護理師聚集在醫院大廳高喊「要真相」,高醫工會理事長柯心炫質疑,衛生局去年把一個績優的醫院從80幾分打成60幾分,瞬間掉到了丙等,且...
沈志秋以校為家 產學專班育才助職校生翻轉未來
台中高工冷凍科主任沈志秋提出設立產學專班來培育人才,助職校生就業,翻轉未來,更「以校為家」,不分平假日指導學生,獲選教育家部落格人物典範。教育部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沈志秋出身泥水匠家庭,為減輕家人負...
產房改專責病房 孕婦憂成人球 醫院:疫情下不得已
為將確診者分流,成大醫院5月20日成立「婦幼專責照護病房」,只收治確診孕婦及重症兒童,原本一直在成大就醫產檢的孕婦,在無預警下必須轉到郭綜合醫院或奇美醫院,不少準媽媽突然被轉診到其他醫院,驚慌失措抱...
【護理免洗筷/上】前線抗疫累慘無人問 護理告白:寧確診也不想再回地獄
「當時,我真的想確診,真的好累,也好想離職。我深深覺得不被重視,政府和醫院,都一樣,護理人員只是醫療體系下,無論疫情與否,被犧牲的免洗筷。」北部某醫學中心的急診室護理師阿偉,談起本土疫情間,上班就像...
【疫情下的死別】母染疫去世 求生不得神情椎心刺痛 女兒隔離後先看精神科
家住新北市新莊區的小惠(化名)是這波家庭群聚感染的倖免者,除了她之外,父母、大哥、大嫂及兩個未滿4歲的小孩都接連確診,父親正在馬偕醫院插管治療,大哥住在耕莘醫院加護病房,大嫂及小孩在新光醫院,原本在...
【疫情下的死別】醫護身兼送行者難忍鼻酸 轉述遺言「滿滿都是愛」
疫情重災區雙北,現在每天確診病例仍以3位數增加,面對生命驟然消失,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往往還得充當送行者,心情無比沉重。新光醫院感染科主任黃建賢說,有些確診患者在生命盡頭怕家人難過,不想讓家人看到最後...
排不到篩檢、沒地方隔離 防疫優等生到底超前部署了什麼?
號稱防疫優等生的台灣,過去1年多時間,到底「超前部署」哪些事情?這是最近很多人心中共同的疑問。台灣防疫出現破口,民眾不太會去抱怨政府,畢竟已經辛苦守了1年多,那段期間裡,台灣是少數仍維持正常生活的國...
台大醫院也淪陷!雙北醫療量能緊繃 方艙醫院能否是有效解方?
訂戶獨享內容,限時開放試閱台大醫院今天爆發員工確診,目前已有10人呈現陽性,醫院暫停常規手術並降載,衝擊醫療能量。事實上,近來醫療資源難以負荷大量確診病患,許多輕症確診民眾只能在家等待醫治,新北市就...
台灣需不需要方艙醫院?中央、雙北各唱各的調
國內疫情5月15日起急遽升溫,連續4天每天新增確診本土病例數超過百例,短短4天累計增加近千例,九成集中雙北,醫療量能備受挑戰。新北市侯友宜先率先喊出考慮新建「方艙醫院」;台北市長柯文哲無意跟進,認為...
1922忙不過來!確診病患成人球 北市府擬要求醫院「確診就得負責收治」
雙北確診病患暴增,陸續出現確診者向醫院或市府求援,但卻仍無法送醫診治情況。雖然衛福部已訂定「重症送醫,輕症居家休養」的原則,但誰來判斷重症、輕症已成大問題。台北市政府官員表示,許多醫院在確診病患後,...
【圖輯】攝影新聞眼/部桃重啟大門 防疫士氣高昂
部桃院內感染事件,共造成21人確診、1人死亡,如今所有人員PCR、抗體檢驗均陰性,桃園醫院今重開大門,現場氣氛歡欣,一掃過去陰霾,診間也將減量營運,並著手升級負壓隔離病房硬體設備,以利收治新冠肺炎重...
【抗疫英雄3】醫師想跟家人吃飯 卻因防疫只能孤獨用餐
我國新冠肺炎第32例確診個案印尼籍女看護「小莉(化名)」,因照顧案27染病,住院初期手機直播自己唱歌惹議,經2個月治療,上月底康復出院返回印尼。新北市雙和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馮博皓說,小莉是該院住最久的...
觀光局父子抗疫成功 一句「三採陰性」戰勝桃機接待烏雲
小小的負壓隔離病房內,父子兩人共同打贏這場抗「疫」戰爭。26天住院的日子,外界送進來的玩具、童書,成堆的兒子畫作,以及每天無止盡的卡通與童言童語,將成為父子兩人一生最難忘的回憶。他們是上月底最讓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