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恐怖

人權館人權紀念碑錄名更新 轉型正義再向前邁進

國家人權博物館今天舉行人權紀念碑錄名更新竣工揭牌典禮,由文化部長李遠與受難者及其家屬代表等共同為紀念碑揭牌。將更新後的名字碑石安置於紀念碑上,象徵對歷史的尊重與轉型正義。在基隆深美國小童聲合唱團、兒...

要聞

人權紀念碑錄名更新揭牌 文化部長:我在這裡跟舅舅重逢

國家人權博物館今日舉行人權紀念碑錄名更新竣工揭牌典禮。政治受難者高一生孫子、長號演奏家高崇文表示,回顧歷史、追尋事件原貌,並非為了追求仇恨與對立,而是還原真相,給予受難者客觀的評價。「我也在這裡跟我...

文教

人權紀念碑錄名更新竣工 李遠嘆終於和舅舅名字相遇

文化部所屬國家人權博物館今天舉行人權紀念碑錄名更新竣工揭牌典禮,名錄從原本8079位新增至1萬2060位。文化部長李遠今天致詞時表示,只要他在這個工作一天,轉型正義不會停止。李遠表示,他等待這一天已...

要聞

從類比到數位AI!北美館「時代劇場」探問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自即日起至7月13日於三樓推出「時代劇場: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由館內策展人余思穎策劃,展出17位臺灣與國際藝術家的當代紀實影像,包含(依英文姓氏排列):張乾琦、周慶輝、全明...

琅琅悅讀

全台拚去蔣/用「新威權」清除威權象徵?3原因難突破

今年適逢前總統蔣中正逝世50周年,民進黨政府續拚「去中正」,更統計出各縣市仍逾200處有蔣中正塑像及相關命名空間,中央機關也逾400處待處置,全台685處威權象徵遭列管,學者看法兩極,一方面要求加快...

聯合報

佈滿人名與數字石碑有何意義?人權館園區落成逾10年紀念碑的精神與轉型正義工作

文︱崔含葦(文字工作者)作為館員,某一次在確認紀念碑資訊時看到一群互相捉弄著的小學生跑了過來,他們在黑色的石碑前慢下了腳步,看著密密麻麻寫滿名字和數字的紀念碑,發出了好奇的疑問:「這是什麼?」、「這...

琅琅悅讀

閱讀數學/數學詩人曹開

台灣曾經有一位數學詩人曹開。他一生創作了1433首詩,其中有278首數學詩,將近兩成的比例。什麼是數學詩呢?我們來讀一首:我一再的認證/我是人間方程式裡/最卑微的小數點/原無意投生在紛雜的函數中你可...

文教

人權館攜手金門高中辦特展 重現白色恐怖歷史

國家人權博物館攜手金門高中舉辦「無聲禁錮:白色恐怖的無聲記憶」特展,即日起在金門高中開放參觀;該校教師劉雋迪說,也會與學生規劃金門白色恐怖及不義遺址相關展覽。由國家人權博物館主辦,金門高中社會專題課...

文教

賴總統228談話:蔣介石犯滔天罪行

昨天是二二八事件七十八周年,賴清德總統表示,把二二八事件推給族群衝突是毫無反省,完全不負責任的行為。「獨裁者蔣介石在大陸戰局節節敗退情形下,為了確保能來台灣統治,所以犯下滔天罪行」,無計其數無辜的人...

要聞

人權會攜手共生音樂節 以展覽、真人圖書館紀念228

228紀念日將至,國家人權委員會今天說,今年協力參與舉辦共生音樂節,2月28日將在凱達格蘭大道,透過音樂、展覽及真人圖書館等系列活動,重現台灣人權奮鬥歷程,透過與年輕世代對話,凝聚追求人權和民主的跨...

要聞

白恐獄中手稿捐贈人權館!228前出版《陳中統獄中日記》補遺歷史缺片

國家人權博物館(以下簡稱人權館)22日於景美園區舉辦《陳中統獄中日記》新書發表會,作者陳中統與本書編輯人權館黃龍興組長對談,分享成書歷程與難忘的生命記憶,吸引不少關注人權歷史發展的學者專家與民眾與會...

琅琅悅讀

查水表?回想白色恐怖遭遇 聚傳媒社長畢生難忘

大罷免引起「查水表」的話題,聚傳媒社長吳俊榮說,白色恐佈時期查的其實是戶口。原本從事金融業的吳俊榮,雖然是「五年級生」,卻從一出生開始,就感受到「白色恐怖」的壓力。當他轉進文創業,進而決定創立聚傳媒...

地方

聖保羅紀念228講座 謝如欣從藝術看台巴白色恐怖世代

巴西聖保羅僑教中心近日舉辦228紀念專題講座,由台巴藝術文化交流協會會長謝如欣從電影及藝術文化角度,探討台巴兩地相似的白色恐怖經驗,吸引當地社會及各年齡層僑胞熱烈參與。謝如欣主講的「歷史的傷痛:細說...

要聞

游淑慧質疑楊舒雅說「合法的飯」 吳欣岱反擊:重華輕台

饒舌歌手楊舒雅說「合法的飯你不要嗎?」北市議員游淑慧以電影「餘燼」為例,表示描寫白色恐怖符合民進黨價值觀,獲5千多萬元補助,票房卻僅577萬,「補助意義是?」台灣基進北市黨部主委吳欣岱則反擊游淑慧「...

要聞

陳中統獄中日記新書發表 10年紀要補歷史缺片

國家人權博物館今天舉辦「陳中統獄中日記」新書發表會,87歲的白色恐怖受難者陳中統親自出席。書中記載獄中10年心境寫照,也像在填補一塊台灣歷史拼圖。「陳中統獄中日記」為白色恐怖受難者陳中統,從被逮捕當...

要聞

黑神話悟空、哪吒2展現文化創造力 台灣影視藝文界何去何從

去年十一月底,導演李安在日本獲頒有藝術界諾貝爾之稱的「世界文化獎」,他也是第一位獲獎的台灣人。他是目前柏林影展歷史上唯一獲得兩次最佳影片的導演,亦是歷史上首位曾於奧斯卡獎、英國電影學院獎以及金球獎三...

評論

2025台北國際書展/「文學力量能夠跨越時空」人權館精彩講座3連發 推薦書、亮點一次看

2025台北國際書展熱鬧開展,國家人權博物館於世貿一館A1319「人權Discovery」展位精心策劃一系列專題講座,今(8)明(9)兩日還有多場精彩講座,主題橫跨文學創作、繪本出版、影視製作,歡迎...

琅琅悅讀

2025台北國際書展/人權館攜神獸獬豸亮相 公正探討歷史真相

眾所期待的2025台北國際書展今(4)日在台北世貿一館盛大登場,國家人權博物館響應書展年度主題「閱讀異世界」,以「人權Discovery」為策展核心,展示圖書館藏的政治受難者相關著作,並展售眾多人權...

琅琅悅讀

台北國際書展人權館不缺席 主視覺獬豸象徵勇氣

台北國際書展今天在世貿一館登場,國家人權博物館以「人權Discovery」為核心,展示政治受難者相關著作。展場以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內的神獸「獬豸」作主視覺,蘊含探索歷史真相的勇氣。國家人權博物館今...

生活

民團齊聚台中籲捍衛自由 批藍營踐踏民意監督權

全台10多個公民團體今天齊聚台中召開記者會,會中批評國民黨踐踏民意監督權,以刪除預算恐嚇行政機關,製造人民恐懼,呼籲民眾同島一命、全民行動,勇敢站出來捍衛自由。好民文化行動協會今天聯合北中南,包括鄭...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