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經典賽Live/1局上南非先發控球不穩 中華隊無功而返0:0

「裙子交出來」女學生遭性騷求助師長反被罵哭 事件炎上校方態度急轉彎

雨更多!冷氣團來襲又濕又冷下探11度 228連假天氣曝光

白色恐怖

陳中統獄中日記新書發表 10年紀要補歷史缺片

國家人權博物館今天舉辦「陳中統獄中日記」新書發表會,87歲的白色恐怖受難者陳中統親自出席。書中記載獄中10年心境寫照,也像在填補一塊台灣歷史拼圖。「陳中統獄中日記」為白色恐怖受難者陳中統,從被逮捕當...

要聞

黑神話悟空、哪吒2展現文化創造力 台灣影視藝文界何去何從

去年十一月底,導演李安在日本獲頒有藝術界諾貝爾之稱的「世界文化獎」,他也是第一位獲獎的台灣人。他是目前柏林影展歷史上唯一獲得兩次最佳影片的導演,亦是歷史上首位曾於奧斯卡獎、英國電影學院獎以及金球獎三...

評論

2025台北國際書展/「文學力量能夠跨越時空」人權館精彩講座3連發 推薦書、亮點一次看

2025台北國際書展熱鬧開展,國家人權博物館於世貿一館A1319「人權Discovery」展位精心策劃一系列專題講座,今(8)明(9)兩日還有多場精彩講座,主題橫跨文學創作、繪本出版、影視製作,歡迎...

琅琅悅讀

2025台北國際書展/人權館攜神獸獬豸亮相 公正探討歷史真相

眾所期待的2025台北國際書展今(4)日在台北世貿一館盛大登場,國家人權博物館響應書展年度主題「閱讀異世界」,以「人權Discovery」為策展核心,展示圖書館藏的政治受難者相關著作,並展售眾多人權...

琅琅悅讀

台北國際書展人權館不缺席 主視覺獬豸象徵勇氣

台北國際書展今天在世貿一館登場,國家人權博物館以「人權Discovery」為核心,展示政治受難者相關著作。展場以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內的神獸「獬豸」作主視覺,蘊含探索歷史真相的勇氣。國家人權博物館今...

生活

民團齊聚台中籲捍衛自由 批藍營踐踏民意監督權

全台10多個公民團體今天齊聚台中召開記者會,會中批評國民黨踐踏民意監督權,以刪除預算恐嚇行政機關,製造人民恐懼,呼籲民眾同島一命、全民行動,勇敢站出來捍衛自由。好民文化行動協會今天聯合北中南,包括鄭...

要聞

白色恐怖紀錄片詮釋歷史 傳播效果值得研究

紀錄片因其影像特質,能更直觀地呈現庶民階級的聲音與歷史記憶,往往比文字更能打動人心,進而影響社會記憶。根據台灣藝術大學賴祥蔚教授的研究報告指出,紀錄片作為歷史敘述的一種形式,其在詮釋歷史與記錄真實之...

要聞

學者指「學生都在用小紅書」 批民進黨「去中國化」註定不會成功

台灣曾在傳承弘揚中華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如今在民進黨政治操弄下,出現「去中國化」的錯誤方向。不過學者認為,民進黨此舉是「物極必反」,「因為台灣青少年,幾乎都在用美妝、服裝穿搭的大陸軟體APP『小紅書...

兩岸

人生逆轉學/痛苦更甚共匪之女 藍芸若出嫁報恩被家暴

編按:人生必有風雨,端看個人所遇風雨大小,又如何承受面對。聯合報數位版推出「人生逆轉學」專欄,邀請各行各業知名人士分享他們曾遇的人生逆境,看他們曾流過的淚,又如何在黑暗中找光亮,把風雨化甘霖。歡迎訂...

聯合報

人生逆轉學/被槍決的共產黨父親 藍芸若從怨懟到愧疚

編按:人生必有風雨,端看個人所遇風雨大小,又如何承受面對。聯合報數位版推出「人生逆轉學」專欄,邀請各行各業知名人士分享他們曾遇的人生逆境,看他們曾流過的淚,又如何在黑暗中找光亮,把風雨化甘霖。歡迎訂...

聯合報

探究翻譯「大力水手」入獄十年事件 台南3高中生訪柏楊夫人牽起世代書香情

探究始於好奇,台南市土城高中高二孝學生羅苡宸、 蔡喬安、 劉韙琦,在「歷史科探究與實作」課程中,以「鬼影幢幢-柏楊大力水手事件背後的爭議」為題,訪問了當年飽受文字獄的作家柏楊夫人張香華,也牽起世代的...

文教

《餘燼》影評:當政治與信仰凌駕歷史真相,碎片化敘事難撐全局

早有耳聞《餘燼》在市場上的褒貶不一。鍾孟宏會試圖挑戰這樣的題材,或許也是想為自己長期累積的「作者風格」帶來一些突破。但畢竟「白色恐怖」也早已不是多有野心、多“敢拍”的題材了。在所謂「轉型正義」崛起的...

琅琅悅讀

人權故事車進駐家齊高中 真人圖書分享白恐經歷與學運啟示

今天是世界人權日,國家人權博物館「2024人權故事車-與自由樂讀」進駐家齊高中,師生透過人權故事車的深度展覽與真人圖書的生命故事分享,深化對白色恐怖及人權議題的理解,開啟更多對話與省思的空間。此一活...

文教

「戒嚴38年對台灣造成傷害」 賴清德:歷史錯誤可原諒 錯誤歷史不能忘

適逢世界人權日前夕,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舉行「2024世界人權日」典禮,為強調人權的得來不易,典禮邀請白色恐怖時期受難者一同參與。賴清德總統昨結束南太平洋友邦出訪,今也出席向政治受難者致敬。賴清德在...

要聞

97歲政治受難者捐贈文物 盼台灣不再有白色恐怖

10日就是世界人權日,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今天舉辦人權活動並頒贈文物狀,感謝政治受難者與家屬捐贈白色恐怖史料與文物。高齡97歲的政治受難者陳顯宗除捐贈文物,也分享當年關押心得,期盼大家愛土地、愛台灣...

要聞

翻譯臺灣漫遊錄得獎 金翎盼世人看到多元台灣故事

作家楊双子作品「臺灣漫遊錄」獲美國國家圖書獎,譯者金翎功不可沒。金翎表示,台灣是華語世界極少數擁有言論自由的地方,而且是個多元社會,她希望透過翻譯讓更多人看到台灣作品。金翎今天接受中央社越洋專訪表示...

文教

曾為白色恐怖受難者…「大師的老師」葉嘉瑩逝世 享嵩壽100歲

古典文學研究學者、南開大學講席教授、在台灣有「大師的老師」之稱的葉嘉瑩(號迦陵)於11月24日去世,享嵩壽100歲。葉嘉瑩在1950年代曾於台灣大學、淡江大學與輔仁大學任教,培育許多台灣學子,而她同...

兩岸

人權藝術生活節 「天光照壁」沉浸式體驗社會不公

國家人權博物館人權藝術生活節以「天光照壁」為題推出沉浸式戲劇體驗,延續1946年劇作家簡國賢的獨幕劇「壁」,運用人權館紀念碑與高牆內外,重現昔日社會的不公與貧富隔閡。策展人商毓芳表示,這次人權藝術生...

要聞

政治受難者蔡寬裕享耆壽92歲 鄭麗君今頒發褒揚令

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蔡寬裕於113年9月5日辭世,享耆壽92歲。今由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於國家人權博物館頒發褒揚令。文化部表示,蔡寬裕長期協助人權館導覽工作,並積極協助受難者後代認識自己家族歷史。人權館...

要聞

《餘燼》白色恐怖之痛 莫子儀x金士傑挑戰心靈極限

金獎導演鍾孟宏新作《餘燼》首次挑戰跨時代巨作,直探白色恐怖歷史引發熱議,今再加場舉辦試片活動,話題持續發酵且好評不斷,有影評盛讚指出:「《餘燼》是一場龐大同時跨越 50 年的犯罪電影,卻保留了鍾導過...

琅琅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