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積赴美投資、川普加徵關稅「賴政府一再被當局外人」 民眾黨怒批

買飲料起口角竟砍人⋯桃園3歲童當街遭刺傷 張善政發聲了

科學教育

台南建興國中21人考上科學班 占榜南一中三分之二

台南一中科學班招生考試放榜 建興國中有20名學生考取,另有1名學生台中一中科學班,錄取率為各國中之冠。南一中科學班僅有30個名額,建興國中占榜三分之二,充分展現了學校在科學及資優教育上的卓越成效。建...

文教

師生比高、校長也得四處籌錢 從南韓、越南看台灣菁英教育困境

以前台灣的教育成果傲視亞洲,豈知近年來,不僅韓國重點扶植20所科學高中,連越南的私立中學也全力發展教育,以培養對接21世紀的拔尖人才;反觀台灣的高中卻僅有10個科學班,且經費嚴重不足。多位大學、高中...

文教

陸掀「構建自主學科知識體系」熱潮 抗戰史觀也重塑

大陸到底有多少學者,恐怕外界難以得知真實而完整的數據,僅僅是最近大陸教育部公布的2023年高等教育專任教師人數就達到207.49萬人,若再加上各個智庫專職研究人員,總人數更是不容小覷。如今,大陸官方...

聯合報

AI提升中華隊戰力打出12強冠軍 運動科學開啟新商機

台灣在世界棒球12強賽奪冠後,點燃全國棒球熱。你知道在頂尖職業棒球運動中,投手每投一顆球到捕手接到球的時間有多快嗎?答案是僅短短0.25秒。因此如何判別投手投出的是顆好球,並能打到它,是多麼難的一件...

聯合報

解決女科研人才流失 大學招聘教師面試 別問錯問題

「結婚了嗎?有幾個小孩?」、「如何維持家庭責任與工作?」徵才面試時,你是否也問過或被問過這些「NG」問題?根據統計,110學年高教就讀科學、技術 、工程及數學(STEM)領域的女大學生約占25%,女...

聯合報

代理教師短缺無底洞 校長親自上課、師超鐘點加班

今年全台代理教師招聘猶如寒冬,開學在即一堆學校仍開天窗,台北市蛋黃區的國中也不例外。嘉義有國小普通科代理教師招到第29次,南投爽文國中數學代理邁向第34招,不是沒人來,而是來的人教學品質達不到低標。...

聯合報

全國中小學科展台南登場 405件作品爭佳績

第64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今天晚間在大台南會展中心舉行開幕典禮,展開7天展期,共有從全國各縣市脫穎而出作品405件,將角逐前3名以及學校團體、縣市團體等大獎。開幕典禮中由台南市長黃偉哲與教育部主秘林伯...

文教

高中原民生科學人才培訓營報名開跑 招90人免收費

為培訓高中原住民族學生科學人才,教育部今年暑假將辦理培訓營,邀國際數理學科奧林匹亞師資團隊規劃課程,預計招收90名學員,全程課程及食宿免費,即日起受理報名。教育部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為落實「原住民族...

文教

照片看歷史/1968年中美合辦原子能應用示範展 發展科學助民生建設

1968年4月13日,由中美兩國原子能委員會聯合舉辦的原子能應用示範展覽,當日上午10時半在台北市立體育場揭幕,邀請時任副總統嚴家淦剪綵,展覽內容包括科學實驗室、訓練設施和公開展覽會等,其中將展出核...

聯合報

2023總統科學獎 李文雄、胡正明、葉永烜三院士獲獎

「2023年總統科學獎」頒獎典禮今天在總統府大禮堂舉行,本届三位獲獎者分別為生命科學組的李文雄院士、應用科學組的胡正明院士以及數理科學組的葉永烜院士,由蔡英文總統親自頒獎表彰三位獲獎者的傑出成就與貢...

文教

蘇媽熱潮/半導體缺人才 STEM教育要落實 最大問題在升學和城鄉差距

國內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理工科人才卻缺工嚴重,台灣STEM領域(科學、科技、工程、數學)大學校院學生人數,相較10年前減少近8萬人,除了受少子化衝擊,師資培育未翻轉,城鄉差距大也是原因,但半導體產業...

聯合報

蘇媽熱潮/STEAM教育在台灣成大勢 教師卻怕改變恐陷危機

台灣將STEAM教育納入108課綱,不僅十二年國教從小學端至高中端,大學端也挹注教育資源協助,許多民間教育機構也大力推行,STEAM教育在國內看似遍地開花,想落實卻藏隱憂。台中市光正國中生物老師楊惠...

聯合報

蘇媽熱潮/半導體女王掀起STEM教育 台灣推的STEAM更能培育人才?

「半導體女王」超微(AMD)執行長蘇姿丰日前旋風訪台,唯一的公開行程就是在陽明交通大學獲頒名譽博士學位,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肯定蘇姿丰積極參與女性領導力和STEM教育,足以作為學習典範,頒授名譽博士學...

聯合報

南韓LK-99讓各國爭相驗證 一圖看懂常溫超導體

南韓研究團隊日前發表「常溫常壓超導體」LK-99相關論文引各界矚目,已激起全球探索「常溫超導體」可行性的火花,將可能成為強權科技角力的新戰場。物理界「聖杯」 若成真將是重大創新中研院院士、清大物理系...

聯合報

【共學側記】FIHRM-AP 2022氣候變遷與人權共學培力講堂

文|張文馨(國家人權博物館專案助理)圖片提供|國家人權博物館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最新公佈《氣候衝擊、調適與脆弱度》,闡述氣候變遷的嚴重性遠超乎過去科學界的預估。全球暖化、極端氣候對生態系...

琅琅悅讀

特教生體驗科學闖關 不同體驗多元學習

嘉義市「特I+科學FUN心玩」闖關活動在嘉北國小盛大登場,由嘉義市政府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財團法人台灣郵政協會共同合作,有84名特教生參與趣味闖關活動;市長黃敏惠表示,期待透過多元有趣的...

文教

諾獎的奧祕/跨域有助創新!想成諾獎得主 大學雙主修是必要門檻?

國外研究發現,諾貝爾獎得主的共同特色是「跨領域」。學者分析,單一領域可以有其深度,但也有其侷限。「領域」是後天定義出來的,分領域只為學習的方便,並非必然。此外,國內研究者大多以國科會的學門區分(自然...

聯合報

諾獎的奧祕/學藝術能增進科學成就?諾貝爾獎得主有一共同特色

愛因斯坦說,專家是訓練有素的狗,就是「專」了後就有盲點。只有跨領域,由不同角度剖析問題,才比較有機會突破。最近有國外研究發現,諾貝爾獎得主的共同特色是:大學到博士教育通常不是來自單一領域,橫跨兩個領...

聯合報

諾貝爾獎也有論文門 那座本該頒給台灣女學霸的醫學獎

每年10月諾貝爾獎名單公布,風光背後,有爭議也有遺珠之憾,聯合報每月企劃「新聞時光機」,帶你看1993年,與台灣擦身而過的那座醫學獎憾恨始末。1993年10月11日的晴朗午後,英國新英格蘭生物實驗室...

聯合報

照片看歷史/1956年原子能和平用途展揭幕 清大培養人才設研究所

1956年8月27日,原子能和平用途展覽會在省立博物館揭幕,展覽之目的在於生動的表現出1953年美國總統艾森豪在聯合國所提的原子能和平使用計畫,展出內容為原子能和平用途之各種立體模型設計,精細的儀器...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