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鳥
即將進入尾聲!茄萣濕地吸引8千隻候鳥來過冬 賞鳥只剩4月
高雄茄萣濕地從去年10月候鳥季開啟以來,吸引近8000隻候鳥來過冬,包括「黑面琵鷺」、「白秋沙」、「黑頸鸊鷉」、「寒林豆雁」等珍稀物種。工務局公園處表示,茄萣濕地賞候鳥季節即將進入尾聲,呼籲市民朋友...
新竹候鳥春季報到!黑面琵鷺、白琵鷺及小燕鷗都在香山濕地簽到
春天是候鳥遷徙的季節,許多候鳥準備北返,新竹市香山濕地已陸續出現黑面琵鷺、白琵鷺及超萌的小燕鷗,市府也邀請民眾前來賞鳥,其中金城湖更是賞鳥熱點,高蹺鴴、白眉鴨、琵嘴鴨、大杓鷸、反嘴鷸、赤頸鴨、小水鴨...
茄萣濕地吸引8000候鳥來過冬 黑面琵鷺超過400隻
高雄茄萣濕地從去年10月候鳥季開啟以來,吸引近8000隻候鳥來過冬,包括「黑面琵鷺」、「白秋沙」、「黑頸鸊鷉」、「寒林豆雁」等珍稀物種。工務局公園處表示,茄萣濕地賞候鳥季節即將進入尾聲,呼籲市民朋友...
新竹香山濕地、金城湖賞鳥熱
春天是候鳥遷徙的季節,許多候鳥準備北返,新竹市香山濕地近日陸續出現黑面琵鷺、白琵鷺及小燕鷗;金城湖更是賞鳥熱點,高蹺鴴、白眉鴨、琵嘴鴨、大杓鷸、反嘴鷸、赤頸鴨等10多種候鳥都已報到,還能看見高蹺鴴築...
香山濕地、金城湖賞鳥熱
春天是候鳥遷徙的季節,許多候鳥準備北返,新竹市香山濕地近日陸續出現黑面琵鷺、白琵鷺及小燕鷗;金城湖更是賞鳥熱點,高蹺鴴、白眉鴨、琵嘴鴨、大杓鷸、反嘴鷸、赤頸鴨等10多種候鳥都已報到,還能看見高蹺鴴築...
賞鳥季來臨 黑面琵鷺、白琵鷺及小燕鷗現蹤香山濕地
春天是候鳥遷徙的季節,許多候鳥準備北返,新竹市香山濕地已陸續出現黑面琵鷺、白琵鷺及超萌的小燕鷗,市府也邀請民眾前來賞鳥,其中金城湖更是賞鳥熱點,高蹺鴴、白眉鴨、琵嘴鴨、大杓鷸、反嘴鷸、赤頸鴨、小水鴨...
大雪山賞鳥15周年 24小時集滿31種台灣特有種鳥類大滿貫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連續舉辦15年「大雪山賞鳥大賽」,前天到昨天歷經24小時馬拉松式賞鳥,國內27隊104人各路好手,共紀錄到134種鳥類,由「不是賞鳥,我可是不參加的喔!」隊伍拔得頭籌,以10...
台南師生營造台江內海楝樹綠道 黑面琵鷺覓食為伴
台南社大台江分校為推動台江環村綠道,營造散步運動的友善人行空間,親師生22日協助市府在海尾路補植楝樹,一旁還有覓食中的黑面琵鷺相伴。此時楝樹紫色小花正盛開,清香撲鼻,志工希望持續綠化,成為最美的楝樹...
大雪山賞鳥賽登錄134種 首次滿貫記錄31台灣特有種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21日舉辦的「大雪山賞鳥大賽」,歷經24小時馬拉松式賞鳥,總共記錄到134種鳥類,更首次滿貫記錄到大雪山出沒的31種台灣特有種。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今天發布新聞稿說...
台灣賞鳥影片秀出「環境多樣性」 獲日本國際觀光電影節金獎
交通部觀光署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製作台灣中部地區賞鳥國際行銷影片Birding in Taiwan,參加第7屆2025日本國際觀光電影節,於1132件國際投稿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金獎。觀光署今天發布...
2025首屆世界鳥博在台灣 各國委員大讚台灣生態旅遊
交通部觀光署成功爭取「2025第1屆世界賞鳥博覽會」在台灣舉辦,今年9月台灣將迎來世界各國鳥類觀察、保育及推廣最大盛事,屆時將邀請來自超過25個國家的保育團體及組織代表參與。交通部觀光署長周永暉13...
影/大雪山霧社櫻盛開約8成 雪白美景山林獨有
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正值「霧社櫻」花季,遊客中心前收費站周邊的霧社櫻已綻放,花開約8成,雪白美景山林獨有,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歡迎民眾把握時間,到大雪山感受這場純白花海的視覺饗宴。林業保育署台中...
濁水溪治理揚塵打造生態 256種野鳥棲息最佳賞鳥區
水利署第4河川分署打造的麥寮鄉濁水溪出海口生態園區,孕育豐富生態,成為雲林河口休憩、賞鳥基地,麥仔簝文化協會表示,基地候鳥逐年增加,最新調查統計已有包括東方白鸛等多達256種野生鳥類棲息,目前正值候...
溫哥華戶外冒險旅遊展登場…觀光署設台灣攤位受歡迎 聚焦自行車、賞鳥
一連兩天的溫哥華戶外冒險旅遊展今天登場,台灣觀光署設攤展示台灣作為冒險旅遊勝地的無限魅力,有自行車愛好者想去台灣體驗鐵馬樂趣,還有許多「鳥迷」們摩拳擦掌計劃到台灣參加世界賞鳥博覽會。在溫哥華會展中心...
校園有100種鳥!「新竹綠地」清大誕生首本校園鳥類圖鑑 賞鳥新手也能秒懂
第一本紀錄清大校園鳥類的專書誕生了!國立清華大學校園內有記錄的鳥類多達100種,占台灣鳥類總數的1/6,清大指出,學校推出「清華校園鳥類圖鑑」一書,不只記錄校園內曾出現的52種鳥類基本資料,還貼心整...
首本紀錄清大校園鳥類專書 清華校園鳥類圖鑑誕生
第一本紀錄清大校園鳥類的專書誕生了!國立清華大學校園內有記錄的鳥類多達100種,占台灣鳥類總數的六分之一,清大指出,學校推出「清華校園鳥類圖鑑」一書,不只記錄校園內曾出現的52種鳥類基本資料,還貼心...
助草鴞育3雛 畜試所擴大「幼兒園」
草鴞連3年到農業部畜試所草原築巢育雛,今年監測巢內有3隻草鴞寶寶,透過圍離區隔出「育雛區」,保護雛鳥健康長大,預計3月可望離巢;另冬候鳥小辮鴴出現雲林花生田,鳥會人員觀測若成群出現的田地有機質高,土...
台日簽訂生態旅遊合作備忘錄 引進AI智慧賞鳥辨識系統
交通部觀光署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今與日本鹿兒島縣出水市簽署生態旅遊、觀光活動與產業促進合作備忘錄,由雲嘉南管理處處長徐振能及日本鹿兒島縣出水市長椎木伸一代表簽署,未來將引進AI智慧賞鳥辨識系統...
臺南推生態旅遊 冬季濱海曬鹽賞黑面琵鷺
永續綠色旅遊意識抬頭,生態資源的保育日受重視,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臺南市是黑面琵鷺主要的度冬地區,特別是在四草、曾文溪口、七股鹽田等重要濕地,依據今年台江國家公園公布的大臺南監測記錄表顯示,113年...
鰲鼓濕地迎鸕鷀度冬 系列活動揭黑色大軍神秘面紗
嘉縣東石鰲鼓濕地正迎上萬隻鸕鷀大軍度冬,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即日起至6月15日在鰲鼓濕地森林園區舉辦「鸕鷀.如此」系列活動,邀請民眾一窺「黑色大軍」神秘面紗。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