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貿易協議再現搖擺 美股道指跌近400點 史指連兩日收低

魯凱族

獨/部落驕傲!首位魯凱族裔西點軍校畢業生杜宣臣將返台

國內外各大學都將迎來畢業季,國軍今(2025)年6月將出現第19位美國西點軍校畢業生。來自屏東霧台神山部落的杜宣臣,將成為原住民族中第一位魯凱族裔的西點畢業生。杜宣臣家庭出身霧台鄉的神山部落,幼時舉...

要聞

青年出走南方工作假期搭建部落書屋 扎根閱讀的種子

讓青年探索與體驗生活,南區青聚點「屏東智慧農業學校」邀請青年出走南方,透過工作假期,協助農村、部落、小鎮完成別具意義指定工作任務,今年度首場工作假期來到屏東縣三地門鄉青葉部落,20名青年發揮所長,以...

地方

舊好茶魯凱族石板屋 多虧祖先智慧幾百年未被災害打垮

「我回舊好茶,不是登山,不是工作,是回家。」成功大學考古研究所教授台邦撒沙勒每年都會回舊好茶3到4次,每次待2到3周,除了進行學術研究,更重要的是「回家」,無論是實質或是心靈上的家。沒想到這次回家,...

聯合報

小米復興/因思念父母意外成保種大戶 他們如何靠種小米傳承原住民文化

來自屏東霧台魯凱族神山部落的歐春香,18歲遠嫁到台東金峰鄉排灣族嘉蘭村部落,她非常思念父母,於是種起隨她來到夫家的魯凱小米,「我父母就是用這養我們!」半世紀後,當多數部落小米文化不再,這些源於思念父...

聯合報

《獨活女子的守則4》女版孤獨的美食家 江口德子的台灣回憶

日劇《獨活女子的守則》由女星江口德子主演,自首季於2022年播出後變廣獲好評,第四季更由中華電信、東京電視台進行台日合作,首度移師劇組至台灣拍攝,首播後即空降 Hami Video 日劇排行第一。最...

琅琅悅讀

5位原住民組成「黑色特工隊」 用構樹找回認同、展現雋永工藝

5名排灣族、魯凱族青年組成「黑色特工隊」打造工藝品牌「黑色雋永」,致力以構樹纖維創作媒材,回歸部落文化母體,用新世代想法與傳統工藝碰撞激發新意,傳達原住民當代工藝內涵,團隊還獲2023台灣設計BES...

聯合報

洪惠風/我的貴族病人

「妳是原住民嗎?」「是的。」「妳的名字有七個字……」沒想到病人不太高興地打斷我:「其實我的名字是八個字,你們醫院系統只能有七個字。」我連忙道歉,想了一下又繼續問:「妳是哪一族?」「魯凱。」「公主你好...

琅琅悅讀

全國語文競賽中山工商獲3特優 師生傳承原民、客語朗讀

高雄市中山工商參加112年全國語文競賽,勇奪客語、萬山魯凱語、阿美族語朗讀3項特優。校長林昭億表示,學校有7位選手進入全國賽,共獲得3特優、3優等、1甲等成績。「好人才還需伯樂來發掘!」林昭億指出,...

文教

魯凱族漁獵文化讓海生館驚豔 台電南展館「魯凱漁你相遇」開展

國立海生館科研團隊研究海洋生物外,4年前與中山大學和鲁凱族的屏東霧台部落合作,首度展開山區北隘寮的溪流生態和部落漁獵文化調查,選在8月1日原住民族日於台電南部展覽館舉辦「魯凱漁你相遇」特展,介紹原住...

琅琅悅讀

原民傳統文化智慧講座 邀耆老分享建置影音資料

教育部推動「原住民族傳統文化智慧講座」,邀請耆老或族人拍攝影片,分享頭飾、蘭嶼地下屋等傳統文化,透過建置影音資料,保存各部落珍貴文化。教育部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為發展及厚植原住民族知識體系,推動原住...

文教

八八風災遷居永久屋13年 族人嘆回不去了 「台灣的普羅旺斯」失根哀愁

屏東瑪家鄉禮納里有「台灣的普羅旺斯」之稱,其中排灣族大社村裝置藝術牆是當地地標,牆上由湯匙組成的風車好似會轉動,尤其吸引遊客目光。遊客不知的是,這63根湯匙每根匙面都刻有一個名字,代表一位因八八風災...

聯合報

成大考古所師生前進好茶舊社 參與石板屋重建

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師生繼去年到屏東縣霧台鄉踏查魯凱族好茶舊社聚落,今年再前往暸解原住民如何重建傳統石板家屋,並參與低危險性工程,盼對保存文化資產有更深入體悟。成功大學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考古學研究...

文教

哈尤溪七彩岩壁 祕境暴紅反惹罵名 部落保育翻轉形象

屏東縣霧台鄉大武部落哈尤溪七彩岩壁、五彩岩壁等美景,猶如大自然調色盤,僅限每年1到4月枯水期造訪,2年前因爆量人潮、收費不透明、交通混亂,被挨批又貴又難玩。部落歷經重整、明確分工,設立人數總量管制,...

聯合報

高雄原民4校聯合運動會 傳統技能競賽有意思

高雄桃源、茂林、寶來、那瑪夏4所國中學子今天齊聚桃源國中,一同參與原住民4校聯合運動會暨傳統技藝競賽,旗山區圓富國中、前鎮區興仁國中及原民4校學區內國小師生也同樂,有別於一般運動會,主辦單位安排擲矛...

文教

黃春明「戰士,乾杯!」授權劇場演出 魯凱古調中探討認同

曉劇場2022年度新作「戰士,乾杯!」為作家黃春明文學作品,首度授權劇場演出,周末起於萬座曉劇場演出。導演鍾伯淵為此劇走訪好茶部落進行田野調查,在魯凱古調中重現魯凱石板屋內凝結的文化意義,邀請觀眾聆...

琅琅悅讀

好讀周報/魯凱族戴頭飾有講究 百合花不能隨便戴

文/記者劉星君魯凱族自古便有戴頭飾習俗,百合花、羽毛、蝴蝶結、五節芒草等都能作為頭飾的裝飾,每個配戴飾品都有特別意義。百合花是魯凱族族花,對男、女來說意義非凡,佩戴百合花更需經過儀式榮耀,屏東縣霧台...

文教

百合花不能隨便戴 魯凱族額頭上的祕密 與山豬有關係

魯凱族自古便有戴頭飾習俗,百合花、羽毛、蝴蝶結、五節芒草等都能作為頭飾的裝飾,每個配戴飾品都有特別意義。百合花是魯凱族族花,對男、女來說意義非凡,佩戴百合花更需經過儀式榮耀,屏東縣霧台鄉長、魯凱族民...

聯合報

全國首套魯凱本位教科書亮相 課本不見小明與大華

屏東縣政府歷時3年編撰全國首套魯凱本位教科書,國小1至6年級四大學科教科書及習作共82冊今天亮相。屏東縣長潘孟安在發表會感性指出,「很開心國小課本不會一直永遠都是小明大華!」這套本位教科書會出現原住...

文教

1根鷹羽飆到5、6萬元!珍貴熊鷹突破性研究 保育仍在奮戰

一級保育類猛禽「熊鷹」,正面臨狩獵與棲地遭破壞的生存壓力。長期研究猛禽的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研究員黃永坤投入20年心血調查,發現熊鷹有7種鳴叫聲,「聽,熊鷹在說話-熊鷹鳴叫行為研究」發表在國際知名期...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