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不去萬里老家勘災卻到台南拜廟參香?賴清德這樣說

【重磅快評】防颱不忘耍官威 賴總統鬥夠了沒?

山陀兒颱風來襲,賴清德總統昨天視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並聽取花蓮、台東、屏東、高雄四縣市長的防災簡報。聯合報系資料照
山陀兒颱風來襲,賴清德總統昨天視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並聽取花蓮、台東、屏東、高雄四縣市長的防災簡報。聯合報系資料照
賴總統到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聽取防颱整備,他與花蓮縣長徐榛蔚視訊,六度追問預防性撤村人數。徐榛蔚一再說明,依「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系統,應撤在籍5884戶,但實際居住3061人,已撤3013人。但總統就是聽不進,不斷跳針質問「應變中心掌握應是8259位。總共要撤多少?」網友不解總統為何非要堅持「八千戶」,酸言「賴立威又來了」,也有人質疑「威廉也得了拜登的病嗎?」

花蓮縣府會後說明,天災預防性撤離保全戶清冊有3系統,包括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農業部系統)、水災(經濟部系統)、風災(消防署系統)。颱風來襲時,優先撤離的是土石流潛勢區域的保全戶3000多人。總統所稱八千多人,是3種系統加總人數。簡言之,總統重複計算,弄錯了。

縣府說明係根據,內政部消防署2012年制定「各級政府執行因災形成孤島地區疏散撤離及收容安置標準作業流程」。過去的台南市長賴清德、行政院長賴清德,都依這套規定主持防災。就算貴人多忘事,今年七月的賴總統,凱米颱風視察中央應變中心時,也是相同流程,他指示各縣市注意土石流潛勢區,要作好預防性撤離。當時花蓮縣府就是撤離三千多人,為何兩個月後,賴總統要加總三個系統數字,鬼打牆一般追問徐榛蔚?

劉世芳看到在野黨批評「總統又暴走」,連夜po文洗地,卻自曝短處。她推稱八千戶是徐縣府提供數字;總統之所以追問,是擔心花蓮需要國防部、消防署派其他人員幫忙。總之,就是不承認重複計算,讓人更加深賴清德死不認錯,硬槓到底的脾性。

其實,賴總統未必不知數字有問題。他在詢問台東副縣長時,也碰到數字膨脹對不上的相同問題。輪到高屏時,根本跳過不問撤離人數。若依劉世芳說法,難道總統不擔心首當其衝的高屏民眾嗎?根據上次颱風資料,花蓮和高雄的預撤人數都是三千多人,賴清德花高有別,莫非是衝著花蓮藍營執政?

網友酸言「都怪徐榛蔚,要中央幫忙也不立正站好」。徐縣長報告時,開場直接反映颱風預防性封路又讓花蓮成孤島,建請中央協助多元交通選項。賴清德回稱交通部已經進行,徐榛蔚又補一句「「我們反應很多次了,可以請總統幫忙嗎?」

花蓮確實交通中斷,但大實話聽在賴清德耳裡直刺心虛。賴總統提拔親信陳世凱高攀交長大位,各方不服。他對徐的請求自然架起防禦模式,扯著撤離人數一再為難。反觀,上次淹水嚴重的高雄,陳其邁發言畢恭畢敬,「拜託總統」不斷,賴清德沒追問撤離人數,也不追究清理多少下水道,還主動承諾多項災後復原措施。

賴總統真好鬥,連颱風防災都不放過。透過應變中心直播,不難想像將官晉升茶會現場有多不堪。一日不立威就沒安全感,賴清德鬥不累嗎?

相關新聞

【重磅快評】不見高屏民眾災情苦 中央大官只顧批花蓮、基隆

山陀兒颱風今天登陸高雄帶來狂風暴雨,高雄港區重達15噸的鐵架都被吹倒,林園石化園區更因跳電事故,部分廠商被迫停產;但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的大官們,接力噹花蓮縣長徐榛蔚、基隆市長謝國樑,卻對高雄市長陳其邁讚

【重磅快評】防颱不忘耍官威 賴總統鬥夠了沒?

賴總統到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聽取防颱整備,他與花蓮縣長徐榛蔚視訊,六度追問預防性撤村人數。徐榛蔚一再說明,依「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系統,應撤在籍5884戶,但實際居住3061人,已撤3013人。但總統就是

【重磅快評】六度詰問徐榛蔚 賴清德把總統做小了

面對山陀兒颱風威脅,賴總統昨天到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視察防災整備,求好心切,總統對花蓮縣長徐榛蔚提報的該縣防颱需撤離人數與中央掌握不同,扮演校對六度詰問徐榛蔚,賴清德是總統,竟然六度詰問,這傳達的意思各界

【重磅快評】依政見牛肉編預算 賴政府是在反對什麼?

為化解總預算案僵局,行政院長卓榮泰與立法院長韓國瑜原訂今晚邀各黨團吃「和解飯」,但因颱風攪局延期;不過,更大變數是藍白今...

【重磅快評】國防部放政治口水 不如精進建軍執行力

國防部很可能是最常發出澄清新聞稿的部會,以往發言尺度相對中立,近來卻逐漸學到政治人物夾敘夾議的風格。最明顯例子是前晚否認...

【重磅快評】賴清德還幹黨團幹事長 韓國瑜只好扮總統

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卡關,立法院長韓國瑜和行政院長卓榮泰明天邀朝野黨團三長吃「和解飯」,藍白綠都將赴會。朝野黨團各有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