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魯比歐:若俄烏無法達成和平協議 美將制裁俄國

國防部宣布:中共發射衛星 越我防空識別區上空

最快今又有熱帶性低氣壓生成 未來1周各地慎防午後雷雨

每年安排一場文化慶典之旅! 奔放與靜默間,祭典喚醒一方水土文化靈魂

▲峇厘島人從小便深耕文化教育,在海神祭時可看見小朋友身著傳統服裝,非常認真感恩祭祀和學習。
▲峇厘島人從小便深耕文化教育,在海神祭時可看見小朋友身著傳統服裝,非常認真感恩祭祀和學習。

【圖/文:溫士凱】

作者介紹|溫士凱 Danny Wen

全球第一位榮獲日本、泰國、台灣三國四個觀光大使的華人旅遊作家。台灣文化部列名「台灣知名作家及文學作品」。共出版《遇見西拉雅》、《泰美味》等21本書,亦是廣播金鐘獎「生活風格節目獎」等三項得主,2024年起並擔任世新大學廣電系兼任副教授、緯來娛樂台《溫來趣韓國打卡》主持人。

每年我的旅行地圖中,一定會安排一場文化慶典之旅。行李裡裝的,不只是衣服、相機和護照,更是對一方水土文化深處的探索渴望。無論是亞洲的日本、印尼或泰國,抑或西方的西班牙、法國或美國,每每在祭典的吶喊聲、鼓點與煙火氣息中,我總能輕易遇見屬於在地人的靈魂迴響,也為自己的心靈護照蓋上一枚感恩的印章。

我想,對多數人而言,印尼的峇厘島是陽光、沙灘、Villa與Spa的代名詞,但對我來說,記憶最深的,卻是這座美麗島嶼最神聖特別的節日「涅皮(Nyepi)安寧日」!那是峇厘島人最重要的傳統新年,也是一場融合宗教信仰與文化傳承的歡樂與靜默交織的盛典。

峇厘島人虔誠信奉印度教,新年依據印度沙卡曆(Saka)計算,落在每年3至4月。整個節慶歷時四天,從祭祀、驅邪到最終的靜默,每一環節都展現了峇厘島對信仰的堅持與對自然的敬畏。新年的序幕始於壯觀的「海神祭」,村民身著傳統服飾,恭迎廟中神祇前往海邊祈福。在金色夕陽下,只見婦女在沙灘上翩翩起舞,男子靜坐誦經,海浪拍岸聲與甘美朗音樂交織,宛如天地合一的聖境,令人動容!

▲村鎮聚落裡的神祇,在村民護送下前往海邊向海神參拜。
▲村鎮聚落裡的神祇,在村民護送下前往海邊向海神參拜。

▲海神祭是重要的峇厘島新年儀式之一, 男丁們都要齊聚海灘上靜坐誦經祈福。
▲海神祭是重要的峇厘島新年儀式之一, 男丁們都要齊聚海灘上靜坐誦經祈福。

▲婦女們則衣著傳統服飾在海灘上向海神獻跳舞蹈。
▲婦女們則衣著傳統服飾在海灘上向海神獻跳舞蹈。

 

躍動火光裡的重生儀式

新年前夜則上演最熱鬧的「惡靈Ogoh Ogoh遊行大賽」。村民合力製作巨型紙紮人偶,象徵驅逐惡靈。這些造型誇張的紙偶在街頭遊行,由男丁抬舉、鼓聲震天,停駐於廟前跳舞,宛若藝陣般接受評審,高潮迭起。最後統一前往海邊焚燒,象徵淨化與重生。還記得那晚我站在海邊,看著這些彷彿神話角色般的惡靈在火光中化為灰燼,內心竟湧起一絲感傷。峇厘島的友人卻笑著說:「過去所有不快,通通隨它一起燒光,不可惜!」隨後我倆相視而笑。

真正的新年,是安寧日當天,全島實施24小時的「靜默生活」。不出門、不點火、不工作、不嬉鬧,甚至連機場也暫停營運,整座島彷彿「人間蒸發」。每戶人家緊閉門窗,靜坐冥想,反省過去,期盼新生。這一天,連遊客也須入境隨俗,不得隨意走動。我在飯店內度過這罕見的一天,與來自馬來西亞的旅人共進午餐,竟也開啟一場文化交流,成為另類的美好體驗。

▲每庄的藝陣演出都非常精彩,表演的內容則跟印度古典文學和神話有關。
▲每庄的藝陣演出都非常精彩,表演的內容則跟印度古典文學和神話有關。

▲惡靈Ogoh Ogoh的製作工序複雜,表情戲劇張力十足,而且重量十足,要20、30位力漢壯丁才能抬得起來!
▲惡靈Ogoh Ogoh的製作工序複雜,表情戲劇張力十足,而且重量十足,要20、30位力漢壯丁才能抬得起來!

▲最後在海邊將惡靈燒掉,則代表將去年不好的人事物通通一起燒除。
▲最後在海邊將惡靈燒掉,則代表將去年不好的人事物通通一起燒除。

峇厘島的新年,是種與自然、信仰共振的節奏,是熱鬧與寧靜並存的心靈洗禮,那種即使時代快速更迭,也依然堅持傳統的自信與驕傲,讓人留戀。至於行旅中另一個讓人意猶未盡的文化慶典活動,被稱為亞洲最刺激危險的祭典,則是位於日本關西泉州的「岸和田市山車祭 Danjiri Matsuri(亦稱花車祭)」了!

 

巨獸奔馳的街頭神話

還記得祭典當日,我擠在人潮中,以為自己站在最前面就能掌握全局。誰料,一台重達四噸、雕刻精美的山車如野獸般衝來,將我的心臟與相機同時撼動。眼前的一幕,年輕人用盡力氣拉動粗繩,大叔們在後方以身體抵住離心力,但許多人還是戰勝不了離心力,一個失去平衡便紛紛失控摔跤,或撞上旁觀的群眾。此時,旁邊待命的隊員則立刻訓練有素地上前補位。而我,一個快速後退避身,就看見剛剛站在我身旁的幾個人來不及走避被撞倒,短短一瞬間,上演一幕險象環生又精彩十足的祭典劇碼。這時,山車瞬間完成九十度急轉,站在山車頂上的男子(大方工),雙手拿著扇子邊跳邊舞,還要開口唱,場面驚險,讓人看得心驚膽顫,一切驚險刺激好似一場不按牌理出牌的神話。

▲站在山車頂上的男子稱為「大方工」,是代表性的精神象徵,在遊行時要隨時跟著音樂和吶喊聲舞蹈,而且平衡感要非常好,超級不簡單!
▲站在山車頂上的男子稱為「大方工」,是代表性的精神象徵,在遊行時要隨時跟著音樂和吶喊聲舞蹈,而且平衡感要非常好,超級不簡單!

▲山車重量大,遊行轉彎時的速度快,離心力強,要控制得宜非常不簡單,經常出現人仰馬翻的失控狀況。
▲山車重量大,遊行轉彎時的速度快,離心力強,要控制得宜非常不簡單,經常出現人仰馬翻的失控狀況。

翌日傍晚,出發前往鄰近的「堺市」。夜色未深,街邊的串燈已初亮,一股節慶的預熱氣息在空氣中悠然散開。而來到「百舌鳥八幡宮」前,十八台蒲團太鼓神轎排列成列,準備進行「月見祭」的活動。在燈火下細看著眼前神轎上木質雕刻透出細緻的金箔紋樣,好生雅緻、吸睛。

▲堺市擁有300年歷史的月見祭是為慶祝秋季稻米的豐收,在中秋滿月時舉行的祭典。
▲堺市擁有300年歷史的月見祭是為慶祝秋季稻米的豐收,在中秋滿月時舉行的祭典。

當鼓聲響起,第一台神轎緩緩上場。三噸重的神轎由數十名男子以肩扛雙手接力,踏著整齊的步伐,仿若向月中神靈行進。隨後換手時的默契,不是幾次排練,而是世世代代汗水累積;然後隨著一停二接三前進,呼聲與鼓聲宛如心跳交錯,我在暗處伸長了脖子,就生怕錯過一個節奏。雖然我被擠在人群中,很是辛苦,但看見他們對文化慶典的重視和參與感,即便身體疲憊、聲音嘶啞,汗水濕透衣裳,那份對自己文化的驕傲,讓人深深感動。

▲三噸重的蒲團太鼓神轎,由數十名男子以肩扛雙手接力和換手,宛如彈跳的方式進行前進,相當不簡單!
▲三噸重的蒲團太鼓神轎,由數十名男子以肩扛雙手接力和換手,宛如彈跳的方式進行前進,相當不簡單!

如果說在峇里島,我學會了「每天都是祭典」的生活方式;而在日本的泉州,則感受到古老儀式如何在現代社會中迸發新生命。那些舞者、扛者、唱誦者,不是為了演出而演出,他們活出文化的辨識度,是一種無法複製的文化靈魂身份驗證。當然,更重要的是,文化和歷史背景讓它們不是空洞的秀,而是深植於社群生存的脈絡。而每一個或細節、或儀式、或笑顏,都刻畫了在地人的集體回憶,也重新理解「家」與「信仰」的意義。我所喜歡的旅行,從來都不只是看熱鬧、跟流行,而是走進歷史,與當地靈魂同頻共振。我也深信,當你站在人群中央,屏住呼吸,聆聽那一聲聲呼喊與鼓點,你就不再是過客,而是,與那一方水土靈魂同享的見證者,不是嗎?旅行,真好。因為旅行,讓我看見世界的多樣性和文化的魅力;也因為旅行,讓世界遇見來自台灣的我!

 

行遍天下 走訪台灣美景

追蹤更多旅遊新訊《行遍天下旅遊網》

想知道更多旅遊美食資訊,請追蹤按讚「udn走跳世界」

護照 印度 印尼

延伸閱讀

花蓮信仰盛會登場!2025先民文化節帶你全方位體驗祭儀文化

Suming舒米恩歡慶47歲 全新身分曝光

暑假出遊就怕極端天氣 台中市推夏日藝文祭典連4場藝文活動

今年夏天就去這裡!日本人也狂推的三大人氣「夏日祭典」

相關新聞

「藍色茉莉豪華鐵路之旅」正式亮相! 泰國頂級鐵道2025年底啟動

泰國也有頂級鐵道旅遊行程了!泰國國家旅遊局首次向公眾展示即將推出的「藍色茉莉豪華鐵路之旅」,同時在2025年7/22~24邀請自泰國國家旅遊局歐洲和美洲辦事處的39名代表參加,該考察活動將在該機構於曼谷舉行的年度計劃會議之後舉行。

近地鐵、生活機能超優!新加坡住宿攻略這裡看

【FunTime小編群】新加坡住宿擁有多種不同類型飯店,不管是要享受高級酒店還是特色旅館都有很多選擇!新加坡被視為全球最安全的城市之一,新加坡住宿有許多高CP值旅館,因此也是許多蜜月、親子或背包客旅行的首選地點。新加坡為多元文化組成的種族大熔爐,許多新加坡住宿更是別具特色,讓人訂飯店時不知該如何下手。別擔心!今天小編幫大家找出幾間便宜、地點佳的新加坡住宿推薦給你!

每年安排一場文化慶典之旅! 奔放與靜默間,祭典喚醒一方水土文化靈魂

每年我的旅行地圖中,一定會安排一場文化慶典之旅。行李裡裝的,不只是衣服、相機和護照,更是對一方水土文化深處的探索渴望。無論是亞洲的日本、印尼或泰國,抑或西方的西班牙、法國或美國,每每在祭典的吶喊聲、鼓點與煙火氣息中,我總能輕易遇見屬於在地人的靈魂迴響,也為自己的心靈護照蓋上一枚感恩的印章。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