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消失的童年英雄「諸葛四郎」 台灣第一代漫畫迷的共同記憶

約莫五十年前,台灣本土漫畫曾經歷一段短暫卻璀璨的黃金時代。那時的書店與書報攤總是擠滿了少年學子,人人手中捧著漫畫與小說,讀得如癡如醉。這些畫風鮮明、情節緊湊的作品,曾是整整一代人成長過程中最鮮活的記憶。然而,隨著社會風氣趨於保守,加上政府審查制度的介入,這段蓬勃發展的歷史被迫中斷,自此沉寂多年。
葉宏甲,是那個時代最具代表性的台灣漫畫家。他筆下的《諸葛四郎》,不僅是台灣第一本本土英雄漫畫,更成為無數三、四、五年級生童年的共同記憶。這位包著雙包子頭的少年劍客,自1950年代在《漫畫大王》(後更名為《漫畫週刊》)首次亮相後,迅速掀起風潮。從1958年到1970年間,《諸葛四郎》系列故事中,他與夥伴接連打敗魔鬼黨、黑蛇團、雙假面等邪惡勢力,保衛虛構國度「衛國」的和平,成為孩子們心中的第一位本土超級英雄。
然而,這段輝煌的故事卻被1966年頒布的「漫畫審查制度」劃下句點。此法規嚴禁漫畫出現「怪力亂神」元素,主角不得蒙面、不得描繪怪獸,甚至連寶物也被列為禁忌。漫畫家彷彿被綁上枷鎖,創作空間遭到極度壓縮。葉宏甲雖曾嘗試調整題材、苦撐幾年,終究仍無法抵擋外力的封殺。《諸葛四郎》連載共八部作品,最終全數遭到查禁與銷毀,市面上的單行本也變得稀少難覓。
即使如此,《諸葛四郎》的影響力從未真正消失。除了曾兩度被改編為電影,也在1980年代推出電視劇版本,足見其文化地位與懷舊價值,甚至出現在羅大佑的經典歌曲〈童年〉中。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