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禮貌會惹人厭? 她常說:對不起 讓友壓力大 網:感覺唯唯諾諾

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要懂禮貌,但常把禮貌用語掛在嘴邊有時竟會讓人不舒服?近日有網友發文,表示自己很常講「抱歉」、「對不起」、「謝謝」、「感謝」,但似乎無意間造成了他人的「負擔」。
原PO在Dcard發文,表示自己經常將「抱歉」、「感謝」等詞掛在嘴邊,即便是很小的事情也會說,「單純的致個意」。但有一次她發現有同學對自己的這種說話方式有點「承受不起」。
那位同學對這種講話方式「有點小煩」,希望原PO不要再那麼禮貌,「你不要一直對不起啦」,這才讓原PO意識到自己的講話方式有可能造成他人的負擔。
而最近原PO也有類似的問題,表示自己對一位同學的「謝謝」相當厭煩。原PO不知是因為自己本身就不太喜歡那位同學,認為他在說話時會「用一種感覺很可愛很萌的聲音」,讓她覺得很假、很裝,還是真的是因為他太過禮貌,因此讓聽者感到厭煩。
有許多網友留言,認為有禮貌是好事,「我覺得尊重跟禮貌非常重要」、「我覺得有禮貌超加分欸!因為很少人會主動說『請、謝謝、對不起』等禮貌詞」。
也有人認為朋友間太過禮貌,會讓人覺得有距離感,「過度拘謹反而會讓人家認為你想保持距離」、「你那個朋友可能是覺得壓力有點大吧,不然你只會改成說謝啦、sorry之類,比較不會讓人感覺那麼沉重」、「你同學可能認為這樣會有距離感吧,我跟朋友說謝謝也常被罵38」。
也有網友十分反感過度的禮貌,「我覺得不需要道歉的事情卻被道歉,還一直發生,久了我也會生氣欸」、「太常說對不起讓人感覺很唯唯諾諾?也很容易讓人反感」、「遇過有的過於禮貌的人,常常都很雷,超愛客訴。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本身過於在意禮節,反而很容易不高興」。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