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大罷免政黨對決 比誰催出更多支持者

距離大罷免第一波投票日剩兩周,以大選的角度來看,本周已進入小黃金周,罷免方和反罷方各自全台拚場。目前無論藍綠皆評估,在雙方都主打熱戰,上升至政黨對決的情況,各罷區達到百分之廿五投票率應不成問題,誰能催出更多基本盤,就能有較大的獲勝機會。
民進黨早在兩周前定調,結合罷團把大罷免當選戰打,自此展開辦全台活動、黨公職站路口等綠營慣用動員招式。罷免戰不同於一般選戰的是,罷免方通常相較於反罷免方,會有較強出門投票動機,綠營某種程度占有先天優勢,如意算盤是只要複製一年前大選那套戰法,再次動員同一批泛綠民眾,評估就大局在望。
不同以往的是,罷免畢竟非常態,缺乏正當性又短時間重複動員,綠營基本盤也出現疲乏,許多民進黨立委站路口後都滿臉憂心地說,「情況不熱烈,和大選時民眾給的反應回饋差很多」。
民進黨苦思下,祭出最後一張王牌,出動賴清德總統「團結台灣十講」當催票機,不求中間選民有感,只求吹口哨召喚淺綠選民歸隊;孰料,賴總統提油救火,演講內容接連出包,索性藉颱風勘災為由,無限期暫停接下來的演講,不僅沒有「團結台灣」,甚至連「團結綠營」都沒做到,替罷免結果再添變數。
藍營部分,同樣定調熱戰應對,各藍營縣市首長在最後時刻也投入,同樣意在催出藍營基本盤。反罷免陣營評估,雖然作為防守方動員會較為艱辛,但以藍加白一年前大選能獲得約六成選票來看,母數較大能分攤掉部分動員壓力,並有明顯劣勢。
反罷方的劣勢在於,藍白雖然在立院居多數席次,近來也積極祭出民生利多,多放假、替國軍爭取福利、全民普發現金等,但總結這一年來在國會表現仍是爭議不斷,也成為綠營強攻箭靶,能否藉由近期議題的操作力挽狂瀾,重獲選民青睞,仍有待最後衝刺。
最後,大型全國選戰除了國內攻防外,國際政治變化在最後關頭,往往扮演決定性影響,目前懸而未決的美國對等關稅尚未出爐,美方若在這兩周內公布對台稅率,很可能對大罷免投下震撼彈,藍綠皆要嚴陣以待。若美國拖到七二六罷免後才公布稅率,政治意涵就更有意思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