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今是「觀音菩薩」成道日 可求子開智旺事業 祭祀禁忌報你知

「普發現金是還錢於民」朱立倫:民進黨想留著揮霍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立法院前天在藍白人數優勢下,三讀闖關普發現金每人一萬元,行政院指普發現金須舉債,恐債留子孫;台中市長盧秀燕質疑「去年政府超徵五千多億去哪了?」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直言,普發現金是還錢於民,南韓、新加坡都在做,各國都想辦法拚經濟,只有民進黨堅持反對,想留著自己揮霍。

民進黨立委沈伯洋表示,在野黨聯手三招癱瘓政府。首先,藍白先修「財劃法」,將中央政府預算挪往地方;再者,看到政府仍有辦法運作,所以砍二千億元預算,被罵後趕快先解凍,反正年底再凍就好。最後一招,就是發現政府尚有一點存款,就叫政府把所有的錢拿出來,發給全民每人一萬元。這是共產黨的招,先窮台、再統一,只是沒有想到執行的根本不是共產黨。

民進黨前立委李文忠說,立法院通過普發現金不應該,一來立法院不得做出增加預算的決議,二來違反財政紀律。但竟然有綠委說,普發現金是癱瘓政府第三招,這是反共反到起肖了。藍白在立法院扯謊、扯台灣後腿。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立法院通過國民黨立院黨團提案,全民普發現金一萬元。藍營評估,此一政策能實質幫助到民眾,對後續訴求反大罷免是正面助益。民進黨則將透過強化撥補台電正當性,抵銷綠營民眾想領現金的情緒。

藍營人士表示,「普發現金,還錢於民」早就開始討論,討論的原因是因應川普的關稅戰,以及其引起的通貨膨脹,所以希望讓所有台灣的家戶因應這種衝擊更有餘裕。這也與新加坡跟日本普發現金到家戶的邏輯是一致的。

藍營人士指出,賴清德總統質疑普發現金一萬元能用多久,但整個家戶假設以一家四口計算,總計四萬,對採買民生物資的幫助充分。

該人士說,過去所有民進黨立委和前總統蔡英文都支持還稅於民,民進黨在這次的攻防上並沒有占到便宜,攻擊的同時會有反作用力,迴力鏢打到民進黨自己,且罷免在柴火上已經冷下來,又有迴力鏢,對反惡罷有正向發展。

民進黨內評估,基層民眾固然有想要領現金情緒,但透過撥補台電議題對決,加上這回風災台電連日辛勞搶修復電,都能強化撥補台電正當性。民進黨人士表示,為抵銷綠營基層民眾想領現金情緒,綠營主要論述點有二,首先,營造出領現金、撥補台電只能二選一,這也就是為何國民黨一度傳出在撥補台電議題上讓步,民進黨仍不接受的原因,唯有零和,才會有「撥補台電是正義,普發現金是救罷免的邪惡」落差感。

民進黨人士指出,第二,藍營勢必祭出撥補台電是無底洞的文宣攻勢,綠營要以普發現金就是舉債,拿子孫的錢來慷國家之慨論述回擊,這符合大罷免走向政黨對決的熱戰大戰略。

賴清德 蔡英文 盧秀燕 沈伯洋 李文忠 朱立倫 普發現金 普發一萬 對等關稅

延伸閱讀

朱立倫籲出門投「不同意罷免」 粉碎柯建銘立法院長夢

綠批藍普發現金搶救大罷免 朱立倫:民進黨想留著自己揮霍

站台不會加分?朱立倫駁斥:我是總教練、綠媒就是想炒作

台電補助千億風波 朱立倫強調不退讓「我們又不是傻瓜」

相關新聞

「普發現金是還錢於民」朱立倫:民進黨想留著揮霍

立法院前天在藍白人數優勢下,三讀闖關普發現金每人一萬元,行政院指普發現金須舉債,恐債留子孫;台中市長盧秀燕質疑「去年政府...

綠批普發一萬癱瘓台灣 國民黨反問:難道南韓、新加坡都癱瘓國家

針對民進黨立委沈伯洋等民進黨政治人物不斷抨擊普發1萬元政策,甚至指該政策癱瘓台灣,國民黨副發言人康晉瑜重申,2024年政...

綠批普發一萬債留子孫 張嘉郡揭盲點轟聲東擊西:製造認知錯誤

民進黨批普發現金是債留子孫,國民黨立委張嘉郡今表示,去年政府超徵稅收5283億元,現在拿2300億元普發一萬還稅於民,怎...

普發現金1萬 侯友宜:執政黨更應體察人民辛苦

立法院昨三讀通過國民黨團版普發現金案,綠營批大撒幣為救大罷免。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被問此事表示,國民黨立委積極為人民爭取,...

綠批藍普發現金搶救大罷免 朱立倫:民進黨想留著自己揮霍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上午參加立委王鴻薇反惡罷松山後援會成立大會,針對執政黨質疑國民黨表決通過普發現金1萬元是為了搶救大罷免,...

影/普發1萬元三讀通過 王美花:真的太浪費 台灣要更多子彈

立法院11日三讀通過國民黨團版普發現金案,經濟部前部長王美花日前上經濟日報網路節目時就曾提到,她認為普發現金「真的是太浪...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