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家園尚未清理完…金山土石流釀災「長興宮險遭埋沒」 今又遇大雨淹水

12強賽/中華隊28人名單公布 3旅外助陣、4桃猿投手成最大團

這些行為會短命!北醫大研究:每天五蔬果可多活3.25年

北醫大發表最新研究,每天均衡五蔬果多活3.25年。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北醫大發表最新研究,每天均衡五蔬果多活3.25年。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抽菸、喝酒會短命,每天吃不到五蔬果也會折壽!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發表最新研究,抽菸、喝酒、運動、蔬果攝取、體重控制等五種生活型態,與壽命有重要的關聯性。每天攝取足夠蔬果的民眾,平均壽命可延長3.25年;不抽菸者比癮君子多活2.31年,不過量飲酒者可多活1.62年。

抽酒有損健康,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對壽命有多嚴重的影響,北醫大最新數據給了答案。研究結果發現,日常壞習慣會對壽命造成不良影響,尤其是尼古丁、酒精對健康的殺傷力。另外,如果一天吃不到五份蔬菜、水果,壽命長短也有差異。

由北醫大公衛學院應用流行病學副教授羅偉成領導的研究團隊,與台大公衛學院、中研院統計所合作,利用國民健康訪問調查資料,分析全台超過19,000名30歲以上成年人的健康數據,平均追蹤逾15年,探討五種健康行為者的平均壽命評比,分別為不抽菸、不過量飲酒、充足運動、多吃蔬果以及保持健康體重等行為。

研究顯示,不抽菸的民眾平均可多活2.31年,並減少9.78%的醫療支出;不過量飲酒者可多活1.62年、充足運動者可多活1.85年,攝取足夠蔬果的民眾壽命增加3.25年;保持健康體重的民眾,平均可減少18.36%的醫療支出。該研究於今年7月刊登於國際公共衛生期刊「JMIR Public Health and Surveillance」。

羅偉成提到,所謂不過量飲酒,研究報告是以頻率來計算,指一周少於1次,但無法詳細評估該次飲酒的量,當然是愈少愈好。至於吃足蔬菜水果,大部分的人都不易達到國健署所推廣的「健康五蔬果」,該研究也非以此為研究基準,但仍鼓勵民眾天天攝取適當蔬果的份量。

全面採取健康生活型態者較長壽,比起僅有一項或沒有前述健康行為的人,保持五種健康行為的民眾平均可多活7.13年,並減少28.12%的年度醫療支出。羅偉成強調,體重過重(25 ≤ BMI<30 kg/m2)者,壽命可能不會有明顯改變,但醫療支出卻比正常體重者增加了21.1%。

羅偉成表示,這項結果提醒民眾,健康行為不僅與壽命長短相關,也與生活品質及經濟負擔有密切關聯。透過量化五種生活型態顯現的餘命,做愈多健康行為愈能延長壽命,也降低醫療支出、減緩醫療健保的負擔。

北醫大這項研究利用台灣本土健康資料進行推估,羅偉成以其它國際研究報告相比較,同樣遵循五項健康的生活方式,新加坡研究為男性增加6.6年,女性增加8.1年的餘命;日本男性增加10.3年,女性增加8.3年的餘命;美國男性增加12.2年,女性增加14.0年的餘命。

北醫大 抽菸 體重

延伸閱讀

實質廢死後是否可能終身監禁? 法務部長鄭銘謙:再研議

加油站禁用手機「卻能掃電子支付」? 中油其實早就有給答案!

首份失智餘命研究!患者3分之1活逾10年 專家:政策要跟上

不滿遭抽菸男瞥一眼 保全男疑吸毒掏刀一揮濺血

相關新聞

安眠藥使蒂諾斯假網站橫行 食藥署:違法買藥等同買毒

國人失眠問題嚴重,常服用安眠藥幫助入睡,衛福部食藥署今天表示,經網路巡查及民眾投訴發現,網路及社群媒體非法販售管制藥品安...

台電調漲影響票價漲幅? 交長:建議台鐵節能節電

台電將於10月16日調漲產業電價14%,其中陸上運輸業列為減半調漲7%,台鐵預計22日再召開董事會討論票調漲。針對票價調...

雨區擴大!12縣市大雨特報恐下到明天

全台1/2以上縣市都要下雨了!中央氣象署下午14時35分針對全台12縣市發布大雨特報,恐一路下到明天上午。

胃瘜肉到底要不要切、胃不會變胃癌? 醫:2症狀小心

做腸胃鏡檢查,最怕聽到醫師說有瘜肉,大腸瘜肉要切除,胃瘜肉到底該不該切呢?聯安診所內視鏡室主任徐兆甸表示,除了常見的大腸...

專責病房功成身退!台東馬偕身心科病房重啟用 牧師以油膏抹門口祈福

2020年起台灣面臨COVID-19新冠疫情威脅,台東馬偕醫院配合防疫將院內27床身心科急性病房改為專責病房。院方今日邀...

超人醫師徐超斌為偏鄉醫療盡心 正與病魔纏鬥令人不捨

山陀兒颱風侵襲全台,為台東南迴地區帶來超大雨勢,造成山區多處落石跟泥流衝出路面,南迴公路部分路段因此封閉,這是南迴居民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