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打靶中彈亡26歲空軍上兵是認養獨子 母痛哭認屍不敢讓年邁祖母知情

後悔從年輕時輕忽這件事 汪建民8月底拄拐杖錄節目「畫面曝光」

打靶中槍送醫後不治…清泉崗士兵為家中獨子 父母傷心盼查明事發原因

台塑麥寮海淡廠3度申請展延啟用 環境部:未如期竣工將罰

立委洪申翰(右)及環團上午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要求台塑集團準時啟用麥寮海水淡化廠,把濁水溪還給農民與生態。記者曾學仁/攝影
立委洪申翰(右)及環團上午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要求台塑集團準時啟用麥寮海水淡化廠,把濁水溪還給農民與生態。記者曾學仁/攝影

原展延至今年10月要完工的台塑六輕廠區麥寮海水淡化廠,由於台塑已先後兩度展延竣工,近期第三度提出展延至2026年啟用。環保團體表示,台塑以各種理由刻意拖延麥寮海淡啟用,是為規避自籌用水的環評承諾;環境部表示,經查工程進度達96.5%,已要求台塑公司應依環評承諾切實執行,否則將依法開罰。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彰化縣環保聯盟等今天舉辦「濁水溪子弟集結!反對台塑集團再次展延麥寮海淡廠啟用」記者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副執行長許博任表示,目前六輕用水來源,豐水期是由集集攔河堰每日30萬噸工業用水水權供應,枯水期由於集集攔河堰沒有工業水權,因此改向彰化及雲林農田水利會調度30萬噸農業用水。依據2018年麥寮海水淡化廠環評承諾,麥寮海淡廠營運後在每年2到5月枯水期,每天應生產8至10.5萬噸淡水,可減少六輕於枯水期調度農業用水。

許博任說,依照麥寮海淡廠原環評承諾,應於2022年8月前完成興建。但台塑集團已於2022和2023年兩度以疫情及海運塞港等理由向環境部申請環說書變更,展延興建期至今年10月底獲准,但今年9月竟再度用以哈戰爭、契約問題等理由,第三度向環境部申請展延興建期至2026年4月底。然而麥寮海水淡化廠的建築本體已於2021年完工,營運設備延遲三年無法進廠試車,不符企業營運常理,明顯是為規避自籌用水的環評承諾,呼籲環境部不得第三度同意台塑集團展延麥寮海淡廠興建期。

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總幹事施月英表示,六輕整個台塑集團營業額大減,用水量卻沒有減少,甚至還要把海水淡化廠商轉日期延,水利署去年公布台灣總共有25座海淡廠,離島地區22座和本島3座。未來新竹、台南也要增設,除此之外台積電也要投資設置海淡廠,反觀台塑卻不斷以國際疫情戰爭為由,申請展延啟動海水淡化廠在要第三次,已明顯違法環評結論,要求環境部立即開罰。

民進黨立委洪申翰說,本次的展延申請顯然不具正當性,海淡廠主體建築已於2021年完工,僅剩設備尚未齊全,海淡廠只要晚1天營運,農民用水就會多受到1天的阻礙,彰化與雲林受濁水溪灌溉的農田面積廣達10萬公頃,是全國最重要的糧倉,近年來因氣候變遷、極端氣候導致乾旱越加頻繁,水資源調度難度提高,呼籲麥寮海淡廠做為台塑六輕自產水源,應該盡快上路,減少對農業用水的排擠與衝擊。

環境部環境保護司長徐淑芷表示,本次為台塑公司第三次申請展延,要求台塑公司應今日已派員至現場了解,經查工程進度達96.5%,本次申請展延工期18個月顯不合理,已要求台塑公司應依環評承諾切實執行,如未能在今年10月底前竣工並營運,將依環評法開罰最高150萬元,並要求限期完工。

台塑 海水淡化廠 環境部 環評 麥寮

延伸閱讀

台塑再次展延麥寮海淡廠啟用時程 環團籲環境部莫縱容

陳其邁證實台積電高雄廠擴充量能「將設P4及P5廠」

碳費敲定每噸300元 企業可依減量情形適用優惠費率

環評空污抵換原則修正發布 刪除離島措施

相關新聞

她吃飯手抖湯灑滿桌 竟然是新冠病毒惹禍

手抖不一定是巴金森症!一名64歲女性今年5月感染新冠肺炎,康復後突然發現兩手及嘴唇出現明顯的顫抖現象,原以為是不是巴金森...

汪建民肺癌轉移電療達65次 醫:此為肺的特性不得如此

汪建民去年11月確診罹患肺腺癌第4期,經10個月治療原本狀況好轉,努力撐住病體復出工作,沒想到癌細胞失控,轉移至腦部及骨...

建置讓票平台杜絕黃牛? 北市:納入評估

台北市議員耿葳今天在市政總質詢時提到黃牛問題,她說,國慶晚會剛過,未來大巨蛋將迎來演唱會,不過,針對黃牛問題,北市府更應...

2024南國漫讀節 10月國際作家打頭陣、獨立書市有閱讀香

全台最具指標閱讀活動「2024南國漫讀節」,10月即將迎來全新一波高潮,10月12日將有國際級作家,來自南韓且寫出知名創...

加值瓜國農廢 綠瓜專案推手:讓台灣影響力一路向北

馳綠國際以「綠瓜專案–馳綠瓜地馬拉環保材料建廠計畫」入選影響力先行者計畫,專案推手許佳鳴表示,該案計劃將瓜地馬拉農廢轉化...

三總砸5億元 「1.5T高階磁振刀」成腫瘤治療新武器

白色科技儀器搭配紫色、粉色等氣氛燈,彷彿來到充滿科技感的太空艙,不過這其實是三總的「高階磁振造影即時導航放射治療系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