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幽靈捕撈風險 新北將推「流刺網退出東北角」保育生態

新北沿海線長達145公里,擁有豐富海洋資源,為保育生態,新北農業局預計在今年7月中旬公告修正規範,流刺網退出東北角3海浬,讓海岸生態遠離「幽靈捕撈」風險。
農業局長諶錫輝今天於市政會議專題報告「從海出發,漁海更好」,新北市海岸線綿長,擁有多樣的漁業資源,於萬里、野柳、瑞芳、貢寮等4處畫設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區,並設有7處人工魚礁區及2處保護礁禁漁區,管制漁業採捕行為,合計總面積為4748.8公頃,將近11座新北大都會公園或183座大安森林公園的面積。
諶指出,東北角以礁岩地形為主,又是珊瑚棲地,流刺網若卡在礁岩,會形成「幽靈捕撈」,對生態造成影響,市府預計在今年7月中旬公告修正規範,讓流刺網漁業全面退出東北角3海浬,讓貢寮海岸生態遠離刺流網風險,明年正式上路。
諶錫輝表示,為維護海洋資源,新北在六都首推刺網漁具實名制,落實責任漁業,並自2017年至2024年輔導近7成,共計585艘的刺網漁船轉型,也持續配合漁業署漁獲總量管制配額管理,藉著訂定禁漁相關措施及管制漁撈行為,兼顧漁民生產及漁業資源永續利用。
針對海洋保育,諶錫輝說,新北從卯澳灣出發,將珊瑚復育的技術推展至貢寮全區,結合國立海洋大學、緯穎永續基金會、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及貢寮區漁會,產官學研共同投入,以循環材料及3D列印技術開發珊瑚基座,並於明年將原本復育500株的珊瑚提升至1000株,打造貢寮珊瑚海岸。
另外,於今年串聯貢寮區養殖戶,推動海膽養殖試辦計畫,降低野外採捕壓力,也提升養殖戶收益,預計於2030年達成海膽養殖產業化,將創造約1.6億年產值,今年更首次成立萬里區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區的志工巡守隊,沿岸巡查結合海上巡護,持續攜手讓海洋資源永續發展。
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新北除了改造漁港,也從生產、生活、生態三個方面來推動產業,尤其刺網會造成生態破壞,新北也不斷清理廢棄覆網,現在漁船轉型達到7成,謝謝漁民們共同配合,大家要一起守護海洋生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