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28日才稱「會度過難關」…豐原一家疑陷金豆投資詐騙 生前求助內容曝光

愛妻高雄靈堂設置完成 彭振聲哀戚目送移靈「頻掩面拭淚」

豐原一家五口傳命案 老闆夫妻最後關店打烊畫面曝光

近7成民意支持!北市安居街將設人行道 告別人車爭道險境

北市大安區安居街是典型商業區街道,由於無人行道,行人必須走在車道上,相當危險,經交通局規畫,已有共識將於兩側設人行道,獲地方支持。記者洪子凱/攝影
北市大安區安居街是典型商業區街道,由於無人行道,行人必須走在車道上,相當危險,經交通局規畫,已有共識將於兩側設人行道,獲地方支持。記者洪子凱/攝影

北市大安區安居街是典型商業區街道,但無人行道行人須走車道,險象環生,還被內政部列重點改善路段,北市交通局表示,經現勘後,已有共識將於安居街兩側設人行道,並設臨停空間與停車格兼顧各類需求,獲近7成民意同意。

安居街兩側常常停滿車,道路雙向通行,全部路幅都留給車輛使用,完全沒有留給行人使用空間,相當危險,去年被內政部「街道醫生」票選為優先改善路段,但該路段上除有便利商店、安養中心等,時常會需臨停、上下貨等需求,在地里長曾要求配套做好再規畫,一度引起交通網紅痛批「土皇帝」,引發熱議。

黎孝里里長方丁輝表示,安居街設人行道在地方上討論多年,先前不同意主因是規畫改成單行道等,過於草率,非常不適合使用,但現階段該方案是與交通局討論後最佳版本,包含樓上住戶、部分店家皆以取得共識,盼能盡快動工,給行人一個友善行走環境。

交通局表示,經與多次現勘及會議後,綜合考量路寬、裝卸貨、上下客及停車需求,研擬初步路型規畫案,並委託大安區公所辦理安居街住戶意見調查,經統計,69.4%回擲問卷住戶表達支持或有條件支持設置人行道,預計接下來將交由新工處規畫施工期程。

交通治理科長林育生指出,將於雙側設置人行道,以交錯於單邊路側設置繪設汽機車或裝卸貨停車格、共用臨停區及禁停紅黃線方式,確保行人通行前提下,兼顧上下客貨需求並提升停車秩序。

林育生說,目前人行道規畫還有一些細節討論定版後,才會納入新工處排程,工期尚未確定,目前市府還是以每年完成4公里實體人行道為目標,文山區指南路今年也被國土署「街道醫生」列重點改善路段,將配合相關單位現勘,規畫改善。

北市大安區安居街是典型商業區街道,由於無人行道,行人必須走在車道上,相當危險,經交通局規畫,已有共識將於兩側設人行道,獲地方支持。圖/交通局提供
北市大安區安居街是典型商業區街道,由於無人行道,行人必須走在車道上,相當危險,經交通局規畫,已有共識將於兩側設人行道,獲地方支持。圖/交通局提供

行人 住戶 人行道

延伸閱讀

網曝京華城11檢照片要命債命還 北市警鎖定貼文者身分偵辦

影/北市男馬路撿到車鑰匙 警「因一事」抓到他騎贓車

新北汐止明峰街人車爭道 先更新側溝人行更友善

全民參與街道改善平台成案 安居街施作北市首例

相關新聞

監察院財產申報 北市2女議員身家曝光堪稱「最貧雙姝」

監察院今公布最新廉政專刊,台北市議員財產資料曝光,其中國民黨議員柳采葳、民進黨議員林亮君的現金、存款都未達申報標準,柳采...

砂石車泥漿污染路面 北市環保局求償清理費

臺北市環保局日前接獲通報,明水路及中山橋附近道路遭泥漿污染,經查為聯結車載運泥漿時未妥善覆蓋,導致沿途掉落。環保局除依法告發違規行為人並裁罰6,000元,亦依污染者付費原則向其求償緊急清理費用約新臺幣27,000元。

影/「大稻埕夏日節」800米煙火壓軸 大彩蛋還有玩具總動員

全台最具代表性的夏季活動「2025大稻埕夏日節」,將於8月6日至30日大稻埕碼頭登場。北市副市長林奕華今公布今年4場煙火...

「推刺網」全面退出東北角 打造貢寮珊瑚海岸

新北市政府2日召開市政會議,農業局以「從海出發-漁海共好」進行專題報告,在新北市未來海洋資源永續發展上將著重於「生產、生態、生活」為主要核心,推動永續海洋。

新北兒童消防夏令營熱血開跑 防火防災知識從小扎根

新北市消防局第三大隊今、明2天在三重慈濟園區舉辦兩梯次「兒童消防夏令營活動」,吸引400名國小學童熱情參與,透過地震體驗...

新北創投媒合交流會今登場 成功媒合21案、創2.1億商機

「新北市創投媒合暨商機交流會」今日於台北新板希爾頓酒店登場,吸引逾50家創投機構、投資顧問及企業代表參與,現場氣氛熱絡。...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