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豐原5口命案…疑團購主建議王家典當房屋 警傳喚當舖老闆到案

丹娜絲進逼最快今晚20:30發布陸警 颱風中心恐最靠近這縣市

桃園打造「可負擔宅」 赴奧參加世界城市高峰會交流經驗

桃園為實現居住正義,有意打造可買賣、繼承又比市價低的可負擔住宅,副市長王明鉅(右)與都發局長江南志(左)赴奧交流取經。圖/桃園市都市發展局提供
桃園為實現居住正義,有意打造可買賣、繼承又比市價低的可負擔住宅,副市長王明鉅(右)與都發局長江南志(左)赴奧交流取經。圖/桃園市都市發展局提供

2025世界城市高峰會台灣時間2日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登場,全球超過200個城市代表齊聚交流,桃園也是其中之一,桃園副市長王明鉅今返台分享心得,指此次會議討論住宅政策,與市府正研擬可以買賣永久居住的可負擔住宅不謀而合,收穫良多。

桃園市政府拋可以繼承、買賣又低於市價的可負擔住宅構想已久,但為避免有心人士搶購炒作,真正落實居住正義,有意設定條件,將此類房屋買賣市場與一般房屋區隔;由於政策涉及法令修改,詳細辦法還在規劃。

世界城市高峰會今年討論議題包括「供給可負擔住宅」和「提供可靠和效率的市政服務」,王明鉅提到市府希望以多元管道提供青年買得起的住房市場,會中也與奧地利、英國和新加坡等城市代表交流社宅政策。

王明鉅表示,桃園正處於城市轉骨階段,大型公共建設齊發,淨遷入人口全台第一,居住與育兒問題都很重要,因此市府除了多管齊下,推動可負擔住政策,社宅也會結合衛生、教育等單位,提供完善教養機構與環境。

王明鉅也率都發局長江南志等市府官員拜會維也納住宅及更新機構,盼擬定政策時能借鏡維也納老屋再生、貸款補貼、社宅用地取得等經驗,也邀維也納住宅及更新機構到桃園參訪,加深雙邊交流。

桃園為實現居住正義,有意打造可買賣、繼承又比市價低的可負擔住宅,副市長王明鉅(左2)與都發局長江南志(右)赴奧交流取經。圖/桃園市都市發展局提供
桃園為實現居住正義,有意打造可買賣、繼承又比市價低的可負擔住宅,副市長王明鉅(左2)與都發局長江南志(右)赴奧交流取經。圖/桃園市都市發展局提供
桃園為實現居住正義,有意打造可買賣、繼承又比市價低的可負擔住宅,副市長王明鉅(左2)與都發局長江南志(左)赴奧交流取經。圖/桃園市都市發展局提供
桃園為實現居住正義,有意打造可買賣、繼承又比市價低的可負擔住宅,副市長王明鉅(左2)與都發局長江南志(左)赴奧交流取經。圖/桃園市都市發展局提供
桃園為實現居住正義,有意打造可買賣、繼承又比市價低的可負擔住宅,副市長王明鉅(左2)赴奧交流取經。圖/桃園市都市發展局提供
桃園為實現居住正義,有意打造可買賣、繼承又比市價低的可負擔住宅,副市長王明鉅(左2)赴奧交流取經。圖/桃園市都市發展局提供

維也納 王明鉅 桃園

延伸閱讀

跟警察聊天到一半被發布通緝 桃園男當場遭解送歸案

桃園消防局前進樂天桃猿主場 推廣居家防災觀念

民歌50高峰會加開4場 施孝榮拋大彩蛋「首度嘗試」

世界城市高峰會論壇 台北市這3政策落實智慧宜居永續獲肯定

相關新聞

中壢車輛近4年增加逾1成 今年違規檢舉違停前5大路段曝光

桃園市中壢區自2021年至2025年,人口總數及車輛總數皆增加,根據中壢警察分局統計,今年1至5月間,中壢區5大民眾檢舉...

分散車流 竹市這3處路口8月1日起開放機車直接左轉

為舒緩待轉空間不足並分散車流,8月1日起新竹市中央路與民生路口、中央路與自由路口、西大路與經國路二段路口(僅西大路方向)...

安啦!通霄沙雕藝術節去年通過「凱米」考驗 今年同樣不懼「丹娜絲」

苗栗縣政府今年擴大舉辦的通霄沙雕藝術節即將在7月12日登場,目前場內22座大型沙雕創作已近完工,但丹娜絲颱風來勢洶洶,氣...

客家文學花園促參案獲獎 苗栗省下7.2億元並獲頒1663萬元獎勵金

苗栗縣推動「公館鄉出磺坑觀光遊憩園區新建營運移轉案BOT+OT」,成功吸引民間投資達到7.32億元,獲財政部113年度民...

桃園打造「可負擔宅」 赴奧參加世界城市高峰會交流經驗

2025世界城市高峰會台灣時間2日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登場,全球超過200個城市代表齊聚交流,桃園也是其中之一,桃園副市長...

桃園竹圍街道貨車抄捷徑 地方批市府「不設防」釀死亡車禍

桃園市大園區竹圍里7月2日晚,發生機車騎士疑自撞停在路旁的大貨車尾,送醫不治,市議員游吾、里長陳蕙蘭指出,事故凸顯大小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