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濁水溪石虎再現 林保署增設儀器盼找出石虎足跡

雲林縣麥寮鄉濁水溪出海口生態園區復育成功,不僅鳥類群聚,水利署第4河川分署所設立生態定點監測系統,最近首度在麥寮鄉越堤道路捕捉到石虎現蹤,林保署南投分署極表重視,昨天會同保育人員也在區內增設監視器,期能建立石虎足跡,還原數十年前傳說中濁水溪石虎生態樣貌。
近年來水利署積極整建麥寮鄉濁水溪出海口,更投入生態保育,打造母河豐富的生態園區,包括東方白鸛、黑面琵鷺等珍鳥都來棲息,生態蓬勃,最近更傳出好消息,出現石虎蹤跡。
麥仔簝文化協會負責人吳明宜指出,水利署第4河川分署在濁水溪口營造生態基地,陸續在園區架設12支生態監測調查攝影器記錄生態,今年3月無意間出現疑似石虎身影,經過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確認後,認定是石虎無誤,令人欣喜。
「這是雲林沿海首筆清晰紀錄的石虎」吳明宜說,專家判斷這隻被拍攝到的是公石虎,據麥寮地區的長輩曾說過,早年在濁水出海口經常看到「山貓」,也有人說是石虎,但據各研究報告,石虎多半棲息在山區,如何會在濁水溪口,眾說紛紜卻莫中一是,也無法有影像提出實證,使濁水溪石虎只淪為傳說。
吳明宜說,這次攝影機總算拍攝到清晰的石虎影像,這是生態保育極佳契機,未來將會持續和林保署南投分署、第四河川分署、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密切追縱,以進一步確認是否有石虎族群在濁水溪口棲息,有機會還原傳說中濁水溪石虎的生態樣貌。
南投分署森林保育科長楊曼蕾表示,接獲麥仔簝文化協會通報石虎在麥寮現蹤,且盼能再增設監測相機,進一步追蹤「虎足跡」,因此昨天進行會勘後,聽取生多所研究員建議,將在許厝寮保安林、10及12號越堤道路,共裝設3支監測器,持續追蹤是否還有更多石虎活動蹤跡,以能進一步建立保育機制。
第四河川分署副署長張朝恭也表示,水利署積極推動濁水溪揚塵防制,如今河口的綠覆大幅增加,已成為野鳥生態棲息的好環境,最近拍到石虎影像,為河口生態保育再添一筆,未來將持續透過專人巡護、持續架設監測設備,守護珍貴的濁水溪生態廊道。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