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朱立倫批賴清德為台獨曲解歷史 民進黨反酸天災當前仍在政治操作

金門最大民宅修復迎里程碑 料羅吳氏六路厝舉上梁儀式

金門最大傳統民宅料羅吳氏六路大厝修復工程邁入重要階段,金門縣文化局擇吉舉行上梁儀式。圖/金門縣文化局提供
金門最大傳統民宅料羅吳氏六路大厝修復工程邁入重要階段,金門縣文化局擇吉舉行上梁儀式。圖/金門縣文化局提供

縣定古蹟、金門地區最大的傳統民宅-料羅吳氏六路大厝修復工程邁入重要階段,金門縣文化局擇吉舉行上梁儀式,由文化局長陳榮昌與金湖鎮長陳文顧、代表會主席蔡乃靖、吳氏宗親代表及修復團隊共同見證這一歷史時刻。工程自去年5月啟動,預計明年6月完工,未來將開放參觀。

上梁儀式簡而隆重,依循傳統流程,完成祭梁、升梁等儀式。隨著大木匠師將中脊梁穩穩放上定位,眾人齊聲引贊同唱,典禮正式告一段落。文化局指出,自古以來「房頂有梁,家中有糧」之說流傳至今,上梁象徵建築主體的完成,也代表一項工程的重要里程碑。

文化局長陳榮昌表示,料羅吳氏六路大厝具有高度歷史與建築價值,為金門地區目前所知規模最大之民宅建築。「上梁有如人之加冠」,一梁架起不只是空間的構築,更象徵地方文化再生的希望。他指出,期望透過此修復工程,能為料羅聚落注入新生機,讓地方居民重新認識、珍視自身的文化資產

料羅吳氏六路大厝格局為雙落帶雙突歸(六路大厝)及雙護龍,為料羅吳氏家族最早的大厝建築,建築風格體現了匠人精湛的工藝。文化局指出,大厝木構造講究,牆體採穿鬪式構造,為金門地區唯一,屋內木構用量驚人,充分展現當年木工匠師的高超技藝。整體建築不僅形式豐富、符號明確,也反映出早年家族地位與生活文化,具有重要保存與教育意義。

所有權人對修復團隊表示高度肯定,盼望修復工程如期如質完成,早日重現大厝昔日榮光,成為金門聚落保存再利用的典範之一。

金門最大傳統民宅料羅吳氏六路大厝修復工程邁入重要階段,金門縣文化局擇吉舉行上梁儀式。圖/金門縣文化局提供
金門最大傳統民宅料羅吳氏六路大厝修復工程邁入重要階段,金門縣文化局擇吉舉行上梁儀式。圖/金門縣文化局提供
金門最大傳統民宅料羅吳氏六路大厝修復工程邁入重要階段,金門縣文化局擇吉舉行上梁儀式。圖/金門縣文化局提供
金門最大傳統民宅料羅吳氏六路大厝修復工程邁入重要階段,金門縣文化局擇吉舉行上梁儀式。圖/金門縣文化局提供
金門最大傳統民宅料羅吳氏六路大厝修復工程邁入重要階段,金門縣文化局擇吉舉行上梁儀式。圖/金門縣文化局提供
金門最大傳統民宅料羅吳氏六路大厝修復工程邁入重要階段,金門縣文化局擇吉舉行上梁儀式。圖/金門縣文化局提供
金門最大傳統民宅料羅吳氏六路大厝修復工程邁入重要階段,金門縣文化局擇吉舉行上梁儀式。圖/金門縣文化局提供
金門最大傳統民宅料羅吳氏六路大厝修復工程邁入重要階段,金門縣文化局擇吉舉行上梁儀式。圖/金門縣文化局提供

金門 文化資產 文化局 建築

延伸閱讀

史上最大鸚鵡蛋走私案曝光!4512顆保育蛋流向大陸 獲利逾千萬

影/無視警訊?金門老翁颱風冒險採蚵受困 海巡急救援依法開罰

台電金門區處45人、15輛車全待命 嚴陣戒備丹娜絲颱風

丹娜絲來襲 小三通金泉航線明停航、金廈航線也有影響

相關新聞

南橫溪底便道沖毀 高雄「這3里」明停班課

高雄市已經連放兩天颱風假,明天恢復正常上班上課,不過桃源區因為南橫公路勤和溪底便道沖毀因素,交通受影響。桃源區公所晚間宣...

颱風丹娜絲沖毀河川便道 高雄市3里明停班課

颱風丹娜絲肆虐,高雄市桃源區公所今晚透過臉書(Facebook)表示,桃源區復興里、拉芙蘭里、梅山里因河川便道遭沖毀,尚...

高雄生育津貼「每胎3萬」不夠?民代籲「生越多領越多」

高雄市出生率持續低迷,社會局2年前調升生育津貼補助至每胎3萬元,每年編列近4億元預算發放津貼,但出生數仍逐年下降,市議員...

海上光電浮台不敵颱風 漂流到佳冬沿岸 屏縣府:勒令停工

丹娜絲颱風過後,屏東縣佳冬塭豐、枋寮海域沿岸漂來大量黑色浮台結構體,這是旭東環保科技公司執行經濟部核定的離岸太陽光電系統...

環團批澄清湖高球場滯洪池釀積水災情 高市水利局回應了

中颱丹娜絲帶來強風豪雨,高雄市鳥松區松藝路今早嚴重積水,引發環保團體痛批「人禍」,直指澄清湖高爾夫球場滯洪池工程選址位置...

金門最大民宅修復迎里程碑 料羅吳氏六路厝舉上梁儀式

縣定古蹟、金門地區最大的傳統民宅-料羅吳氏六路大厝修復工程邁入重要階段,金門縣文化局擇吉舉行上梁儀式,由文化局長陳榮昌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