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世博」多國文化的交會舞台 逛遍特色展館、展望人與自然共存的新未來

【文/圖:田欣雲】
擁有超過 150 國、25 個國際機構參與的大阪世博,是個名符其實的地球村。可能上一秒還在美國館,走幾步就到了旁邊的菲律賓館;不過若想「環遊世界」,可沒這麼簡單,因為除了靜態展示,各國還規劃了動態體驗,館館皆須現場排隊或事先預約,建議參觀前先選定好必逛展館。
我自己在一天之內,逛了荷、比、法、印尼、澳洲等十間外國館,在waraii myraii館看日式喜劇,PASONA館、鋼彈館幻想未來世界。趕場過程中,還與特地來為商家祈福的大阪「宝惠駕行列」遊行不期而遇,收穫滿滿。
品味法式美學 啜飲阿拉伯咖啡
時間有限,欲望無窮,要安排看什麼館,真的全憑個人喜好。比如我鍾愛法國對美感的詮釋,也好奇許下「願景 2030」的沙烏地阿拉伯,那麼法國館、沙國館就是我的必看名單。法國這次將所有自豪的文化元素,通通收攏在這間披上白色帷幔的展館中:羅丹雕塑、亞爾薩斯葡萄酒、精品時裝,到被救出的巴黎聖母院石像鬼,無一不在展現國家文化的厚度,卻也沒忘記與地主國的連結。例如 Louis Vuitton 這回與日本建築師重松象平、藝術家真鍋大度合作,前者在皮箱中嵌入匠師工藝影像,後者用直徑 6.6米的「硬箱之球 Trunk Sphere」搭配聲光投影,打造出一段奇幻旅程。
若想體驗中東風情,不妨鑽進沙國館營造的古城風巷弄間,喝杯小豆蔻香氣濃厚的阿拉伯咖啡,配顆甜滋滋的「生命之果」椰棗,彷彿走進了《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場景。館內透過影音設備,帶領遊客探索沙烏地從古至今、再到未來城市的更迭變化;到了晚上,素雅牆面成為最佳的影像畫布,盡顯阿拉伯半島上的溫暖笑顏與人文風景。
綠色世博 環保、回收建材成主流
一場世博,需要建造的展館何其多?回顧1970年的大阪世博,當時仍以高碳排的混凝土為主;如今為響應環保,各館採用的特殊建材可謂用心良苦。以澳洲館為例,建造商使用包括來自2020東京奧運的回收建材重複利用;印尼館從地板到天花板皆採用名為「普拉納木(Plana wood)」再生材料,儘管名稱中有個wood,實際上是由稻殼殘渣與回收塑膠製成的替代木材,呼應其「在和諧中繁榮:自然、文化、未來」主題。德國館本身就是綠建築,所使用的集成材、鋼材與竹材皆可回收再利用,板材則選用麻、水與石灰混合製成的「麻凝土(Hempcrete)」,搭配真菌菌絲體作為黏合劑,展館拆卸後還能進行堆肥,真正做到回歸自然。
互動科技隨身 發現共存智慧
本屆世博德國館的主題「Wa! Germany」同樣圍繞「循環經濟」發想。「Wa!」既是驚嘆語,也結合日文中的「わ」,延伸出「和(和諧)」、「輪(循環)」等意涵。展館與其附設餐廳全以環形結構設計,呼應展出主旨。入館後每位遊客會獲發一個發光小怪獸「Circulars」,這不只是個吉祥物,更是支援德、英、日語的智慧導覽器,全程陪伴主人公認識德國的循環經濟實踐。同樣來自歐洲的荷蘭館則呼籲全球攜手合作,共同面對環境挑戰。地處低窪的荷蘭自古飽受水患之苦,全賴國人團結應對,館方遂以「Common Ground」(共同點)作為核心理念,致敬歷史。遊客需拿著會發光的「感應能量球」與展區裝置互動,譬如與水牆交流,了解荷蘭人如何與水共處;圓頂影廳則播放AI生成影片,訴說荷蘭與水的深厚聯繫。結尾時,訪客可合併彼此的能量球,共創一件蘊含「共同點」意象的藝術作品。
旅遊資訊站
2025世界博覽會
期間:2025/4/13~10/13,上午9 點至晚上10點。
交通:可搭乘樂桃航空「台北-大阪」每日兩班、「高雄-大阪」每日一班直飛關西機場。抵達後搭乘關空特快列車「HARUKA」進大阪市區,再轉乘大阪地下鐵中央線至夢洲站。
官網:https://www.expo2025.or.jp/
門票:成人平日券6,000日圓,夜間券3,700日圓,一日券7,500日圓,夏季通票12,000 日圓,全期通票30,000日圓。
預約機制:網路購票後,註冊世博ID並預約入場日,可進行4種模式的展館與活動預約,包括:入場日前3個月至2個月的抽選預約;前1個月至前8天的抽選預約;3天前至前一天上午9點的先搶先贏預約;當日入場10分鐘後的即時預約。
建議下載APP:EXPO2025 Visitors、EXPO2025 Personal Agent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