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軍艦起火 學者:軍方反應迅速、沒危害戰力

宜蘭縣蘇澳軍港今竄出濃濃黑煙,海軍艦隊指揮部證實馬公軍艦執行廠級維修通風間燒焊工程,儲物間冒煙,消防局出動8車、14人戒護。學者說,工程難免發生狀況,最易引起冒煙起火之一是燒焊;另有學者從戰力來看,單純冒煙經整備如期回到戰線,應不算太嚴重。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表示,有時意外發生會有化學反應,導致煙霧很大,實際狀況仍待事故調查。至於發生此次意外實屬不正常,但確實也無法避免意外發生,重點是軍方反應措施非常迅速,這次處置尚稱得宜,不應過分追究。
林穎佑舉例,張騫軍艦上月射擊訓練時,發生膛炸事件,造成相關毀損,進而影響戰力;反觀此次,從戰力的角度來看,若單純只是冒煙,經整備後如期回到戰線,沒有危害到戰力展現,這次意外應該不算太嚴重。
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舒孝煌表示,最容易引起冒煙起火的兩種狀況為燒焊、抽菸管制。海軍官兵在船上常在做損害管制,對於撲滅火警都很熟練,若遇突發事件,主要得看當時有無足夠人力支援,此次工程規模應不大,加上事發在海軍基地,官兵人手夠就來得及處理,要是像美國軍艦大型工程,沒人力支援,嚴重恐整艘燒到報廢。
舒孝煌說,工程中難免發生類似狀況,若遇到就趕快應急處理,尤其海軍有各種加改裝工程,盡量多做好預防措施。
海軍艦隊指揮部今表示,馬公軍艦執行廠級維修通風間燒焊工程,巡查人員下午2時發現鄰艙(儲物間)冒煙,立即部署應處並排煙,人員無傷損,艦指部已經編組人員釐清肇因及物品損壞狀況。
宜蘭縣政府消防局下午2時45分接獲軍方求援,消防局出動第四大隊、南方澳、蘇澳、馬賽分隊救災人車趕赴救援,共8車、14名消防人員戒護;到場後發現是維修中的軍艦冒煙,軍方已經自行撲滅火勢。
中華民國海軍全球資訊網指出,基隆級飛彈驅逐艦原為美海軍紀德級艦,分於2005年至2006年間交艦,分別命名為「基隆」、「蘇澳」、「左營」與「馬公」軍艦,目前駐地在海軍蘇澳軍港,隸屬海軍一六八艦隊。
該艦具強大的防空、反水面、反潛及戰場管理能力,可擔任作戰支隊旗艦,控制重要海域阻敵進犯,也可於作戰中心與戰管中心遭受損毀時,擔任備援。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