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十年來首度調漲!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加薪了 驚人總薪酬曝光

NBA/三劍客合砍79分力壓金塊 快艇逼進搶七大戰

金價交戰中猛跌該進場?專家:配置率別破最大臨界點

1個月出包3次!經國號起飛 意外擊發火焰彈

台南基地一架IDF經國號戰機,前天執行例行訓練期間,發生空中火焰彈意外擊發情事,這是經國號戰機近一個月內第三次意外。圖為經國號發射火焰彈示意圖。圖/軍聞社資料照片
台南基地一架IDF經國號戰機,前天執行例行訓練期間,發生空中火焰彈意外擊發情事,這是經國號戰機近一個月內第三次意外。圖為經國號發射火焰彈示意圖。圖/軍聞社資料照片

空軍司令部昨天證實,台南基地一架IDF經國號戰機,於前天下午執行例行訓練期間,發生空中火焰彈意外擊發狀況,空軍司令部已派員調查,釐清肇因,以維飛安。這也是最近一個月以來,空軍經國號戰機第三次出現的意外狀況。

根據當地民眾描述,在台南空軍基地北面的安平區目擊一架經國號戰機拋出五枚火焰彈,在空中留下明顯黑色煙霧痕跡。空軍司令部承認,當天是戰機在起飛出航過程中意外拋射火焰彈,實際原因已由空軍司令部督察長室率調查團隊南下調查中。

現代戰機與直升機普遍配備的火焰彈(或稱熱焰彈)拋射器,通常使用以鎂或其他能劇烈燃燒的金屬作為燃燒劑,在遭遇敵方追蹤戰機發動機熱源的紅外線空對空或地對空飛彈時拋投點燃的火焰彈,以其高溫誘使飛彈誤以為它是發動機熱源從而偏離目標,達到擺脫敵方鎖定的目的。

經國號戰機的火焰彈可選擇全自動、半自動及全手動等三種方式拋射,全自動模式為機上雷達預警接收器一旦接獲遭敵方雷達鎖定的電波訊號時,立即全自動拋射一連串火焰彈以自衛;半自動模式則是接收鎖定訊號時,由飛行員選擇預設的不同投射模式手動拋射;全手動則由飛行員自行決定拋射的間隔秒數、發數,扣動操縱桿上按鈕擊發。

退役資深飛官分析,火焰彈以電力方式擊發,有可能機上電路系統異常而意外擊發,或可能飛行員在起飛前誤設到「全自動」模式,一旦接獲外界疑似雷達電波訊號,就可能使機上系統誤判而擊發。據指出,現今環境中各類電子訊號充斥,可能造成互相干擾,例如某些商船的GPS導航信號就可能使機上雷達預警裝置誤判為具有敵意而觸發全自動自衛機制。不過退役飛行員強調,各種情況都有可能性,仍需靜待空軍的實際調查結果。

火焰彈屬於軍方戰演訓的正常消耗品,不過由於會發出高溫高熱,通常軍方對於在陸地上空、基地開放等場合的使用均相當謹慎。

空軍近期意外頻生,四月十日經國號戰機在澎湖馬公基地夜航時發生輪胎煞爆意外,十六日同一架戰機因重落地導致起落架、副油箱毀損;十七日台中清泉崗基地一架幻象兩千戰機也因疑似機械故障放棄起飛,所幸人員均安。空軍為此曾一度下令第一線戰鬥機部隊暫停飛訓任務,進行機務檢整及地面學科課程。

戰機 空軍 經國號

延伸閱讀

解放軍昨「聯合戰備警巡」 34共機擾台

經國號意外擊發火焰彈 空軍司令部派員調查

美軍航艦杜魯門號傳事故 F/A-18E戰機和拖車落海

影/表彰426世界飛行員日 國防部向飛行員致敬

相關新聞

反制共軍擾台 國軍動支28億元預備金支應油料水電增加

國軍因應共軍戰備警巡等軍事行動,所需油料、水電費大增,因此向行政院申請動支2024年度第一、二預備金,合計近28億元。相...

經濟學人示警川普連習近平棄台 牛煦庭:確實恐淪籌碼

「經濟學人」1日在撰文示警,若美國總統川普為避免與中國發生核衝突,可能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達成實質等同放棄台灣的協議。國...

台海局勢危殆!《經濟學人》曝3變數:美國恐放棄台灣

台海局勢持續緊繃,《經濟學人》1日在〈一場關於台灣的強權危機即將到來〉(A superpower crunch over...

中國船廠軍民兩用戰略威脅美國海軍 與日韓合作能解嗎

中國大陸海軍藉由中國造船產業軍民兩用帶來的優勢,成為世界規模最大海軍。據統計,大陸國營中國船舶集團2024年交付了逾250艘船舶,總噸位1400萬噸,比二戰結束以來美國所有生產的數量還多。 美國智庫CSIS報告建議,為反制大陸軍民融合戰略,華府應切斷外資與技術持續加入大陸船廠。 外資與大陸船廠合作是商業利益,這些利益當然會壯大北京,而美國不爽,就拿盟友開刀,要盟友不要跟大陸一起賺錢。是這個意思嗎?

1個月出包3次!經國號起飛 意外擊發火焰彈

空軍司令部昨天證實,台南基地一架IDF經國號戰機,於前天下午執行例行訓練期間,發生空中火焰彈意外擊發狀況,空軍司令部已派...

賴總統提國安措施 李問:安裝警鈴不能說成挑釁竊賊

民進黨國際部上月29日舉辦「堅韌之島座談:永續民主對話」,總統府發言人李問當天表示,賴清德總統提出國安法制措施後,部分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