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月出包3次!經國號起飛 意外擊發火焰彈

空軍司令部昨天證實,台南基地一架IDF經國號戰機,於前天下午執行例行訓練期間,發生空中火焰彈意外擊發狀況,空軍司令部已派員調查,釐清肇因,以維飛安。這也是最近一個月以來,空軍經國號戰機第三次出現的意外狀況。
根據當地民眾描述,在台南空軍基地北面的安平區目擊一架經國號戰機拋出五枚火焰彈,在空中留下明顯黑色煙霧痕跡。空軍司令部承認,當天是戰機在起飛出航過程中意外拋射火焰彈,實際原因已由空軍司令部督察長室率調查團隊南下調查中。
現代戰機與直升機普遍配備的火焰彈(或稱熱焰彈)拋射器,通常使用以鎂或其他能劇烈燃燒的金屬作為燃燒劑,在遭遇敵方追蹤戰機發動機熱源的紅外線空對空或地對空飛彈時拋投點燃的火焰彈,以其高溫誘使飛彈誤以為它是發動機熱源從而偏離目標,達到擺脫敵方鎖定的目的。
經國號戰機的火焰彈可選擇全自動、半自動及全手動等三種方式拋射,全自動模式為機上雷達預警接收器一旦接獲遭敵方雷達鎖定的電波訊號時,立即全自動拋射一連串火焰彈以自衛;半自動模式則是接收鎖定訊號時,由飛行員選擇預設的不同投射模式手動拋射;全手動則由飛行員自行決定拋射的間隔秒數、發數,扣動操縱桿上按鈕擊發。
退役資深飛官分析,火焰彈以電力方式擊發,有可能機上電路系統異常而意外擊發,或可能飛行員在起飛前誤設到「全自動」模式,一旦接獲外界疑似雷達電波訊號,就可能使機上系統誤判而擊發。據指出,現今環境中各類電子訊號充斥,可能造成互相干擾,例如某些商船的GPS導航信號就可能使機上雷達預警裝置誤判為具有敵意而觸發全自動自衛機制。不過退役飛行員強調,各種情況都有可能性,仍需靜待空軍的實際調查結果。
火焰彈屬於軍方戰演訓的正常消耗品,不過由於會發出高溫高熱,通常軍方對於在陸地上空、基地開放等場合的使用均相當謹慎。
空軍近期意外頻生,四月十日經國號戰機在澎湖馬公基地夜航時發生輪胎煞爆意外,十六日同一架戰機因重落地導致起落架、副油箱毀損;十七日台中清泉崗基地一架幻象兩千戰機也因疑似機械故障放棄起飛,所幸人員均安。空軍為此曾一度下令第一線戰鬥機部隊暫停飛訓任務,進行機務檢整及地面學科課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