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調查藝人與中共合作 陸委會:歐陽娜娜是重要對象

嘉義某議員家族冷凍工廠火警 濃煙竄天爆炸聲驚動居民

藝人閃兵連環爆 新北民政局長曝複檢都在北榮?院方最新回應

海軍完成岸置雷達站初步性能提升 颱風中也能運作

海軍國造「蒼穹遠程機動雷達車組」。記者洪哲政/攝影
海軍國造「蒼穹遠程機動雷達車組」。記者洪哲政/攝影

海軍耗資50餘億元更新岸置雷達設備,計畫設3座雷達情資整合中心,並提升固定雷達站與機動雷達車性能。海軍司令部表示,此案現已完成雷達站防風罩建置、機動雷達車、誘標系統性能提升、新製雷達車組、微波通信機及相關附屬設備的解繳,雷達於惡劣天候下如颱風中,仍可保持正常運作。

海軍雷達站因位處偏遠,除設備性能待提升外,人力也不足,北部某重要海軍雷達陣地,人員編現比嚴重低落,僅達60%,單位勉力維持勤務運作。

國民黨立委馬文君提案表示,雷達站間雷情目標關聯整合提升功能,是否能滿足偵測解放軍海上活動能力?海軍此案執行規劃並未揭露說明各年度執行進度,致無法查核全案執行進度、機動雷達車在備用陣地作業如何納入觀通系統整合、全系統自動化程度如何,仍有疑問。

海軍司令部在預算解凍報告中表示,海軍各雷達站現用雷達系統,為中科院院製裝備,現因使用年限均超過20年,裝備可靠度及妥善率有逐漸降低的趨勢,且面臨消失性商源,加上近年面臨新型電子干擾技術挑戰,海上目標監偵任務識別難度倍增。

海軍司令部表示,現各雷達站已有人工及自動化的系統,將各站情資傳遞海軍「雷達情資整合中心」整合後共享,為強化情資共享及複式機制,此案已規劃建造、整修雷達情資整合中心,可靈活運用遙控或轉移雷達站雷情資訊及備援,以增加戰場存活率。

海軍表示,此案2021至2024年已依計畫期程完成雷達站防風罩建置、機動雷達車、誘標系統性能提升、新製雷達車組、微波通信機及相關附屬設備,解繳工項進度均正常,後續年度每年依節點管制執行各項作業,並於2025至2029年期間完成雷達情資整合中心及車庫工程。

海軍說,此案完成後可有效提升海軍各固定雷達站及機動雷達車組裝備性能,包含增加其可靠度、新式目標訊號處理能力及加強目獲解析度,並具備抗干擾能力及加設天線罩提高抗風能力,使雷達於惡劣天候下如颱風中,仍可保持正常運作。因此委中科院就現有基礎上,提升海軍各固定雷達站台及機動雷達車裝備性能,確保我方海上監偵能量。

海軍2024年度機動雷達車已依計畫於陣地選勘及經營管理的戰術陣地進行進駐,均圓滿達成任務,2025年續依計畫配合各項演訓時機執行進駐任務。

海軍表示,持續規劃區隔人員生活區及值勤室與雷達天線位置,運用遠端遙控及無人守值,以降低雷達站遭敵攻擊時人員傷損風險。持續依期程增設雷達情資整合中心。集中雷達情資、加速分工處理,以達情資共享及作戰運用,以利作戰任務遂行。

情資 海軍司令部 雷達站 馬文君

延伸閱讀

海龍潛艦本月完成性能提升缺改 啟動海虎艦性能提升

紐瓦克機場雷達故障 聯合航空宣布擴大免費改票

海鯤潛艦 最快12日出海展開海測

8天來第二起!美海軍杜魯門號航艦F/A-18F戰機降落失敗墜海

相關新聞

海鯤艦海試延宕 專家分析:520前不可能出海

國造柴潛原型艦海鯤艦海上測試一直未付諸實施,海軍計畫室前上校王志鵬今天宣稱,「520前海鯤艦不可能出海」。

大陸監視器貼牌MIT流入台灣 軍方清查共使用954部

調查局今年3月偵破昇銳電子公司進口大陸製監視器主機等器材,在台簡易組裝後,貼上「MADE IN TAIWAN」或「台灣製...

海軍完成岸置雷達站初步性能提升 颱風中也能運作

海軍耗資50餘億元更新岸置雷達設備,計畫設3座雷達情資整合中心,並提升固定雷達站與機動雷達車性能。海軍司令部表示,此案現...

印、巴空戰各界關注 立委籲汲取教訓

「巴基斯坦與中國近日頻頻大外宣空戰成果,盼政府能掌握實情、積極因應!」綠委陳冠廷14日質詢國防部長顧立雄時提醒,我國已經有很多政論節目藉此貶低西方裝備不佳,盼國防部適度澄清,並與盟友掌握真實狀況;藍委陳永康則建議,除了我國防空識別區以外,周圍其他識別區、中共軍事基地等資訊也要全面掌握。

部隊鍋 EP218|空軍接連事故真的是「機瘟」?背後是制度問題、人性壓力還是迷信作祟?

空軍在4月連續發生三起事故,甚至曾一度讓空軍除了戰備與警戒機之外,其餘訓練一切暫停。 每逢連續事故的發生,「機瘟」之說不脛而走,究竟機瘟真有其事,還是被大家拿了放大鏡?本集邀請到前空軍新聞官王鳴中一起來聊聊。

海鯤潛艦出海測試再延?顧立雄:沒有時間表

原訂4月底之前應該完成泊港測試(HAT)進行海上測試(SAT)的自製潛艦海鯤號,先前傳出12日將首度出海,最後亦未進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